英语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1. 求大神用简洁的语言给我普及一下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理论,和目的论
功能对等论,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不仅要做到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要做到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通俗的讲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强求一字一句的对应,要真正的将所翻译的内容,实现语言形式和文化习俗上的转化。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说的中式英语,就没有很好的遵循功能对等原则。再比如汉语和英语中对姓氏位置的不同。
翻译目的论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不同于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目的论要求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以译入语接受者的需求为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或介于两者之间。
(1)英语翻译目的论三原则扩展阅读: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
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
例如,英语谚语“white as snow”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字面意义上的“白如雪”。但是,中国南方几乎全年无雪,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中,没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内涵? 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
因此,这个谚语在汉语中可以译作“白如蘑菇”,“白如白鹭毛”(郭建中,2000 ,P63) 。再如,英语成语“spring up 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为“蘑菇”。
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春笋”,而不是“雨后蘑菇”,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为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后春笋”。
2. 求翻译目的论的定义,中英文都可以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一种崭新的翻译理论模式。是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Reiss、Vermeer和Nord等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它的建立可以追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将研究聚集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具体说来,它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忠实原则(Fidality rule)。其中核心原则为目的原则“: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简而言之,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这个目的可以理解为: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以及使用某种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由于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因此要确定话语意义,就必需充分考虑说话人的意图,交际场合,听话人的背景知识,态度等语境因素。就翻译而言,这是种三元关系,即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通过原文语境推断原作意图和意义,与原作者达成认知上的共识而构成交际的一方,又要通过译文将自己认知的原作意图及其相关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而形成交际的另一方,从而完成这种“三元关系”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该理论认为:只要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对原文既可以采用逐字直译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完全改写的方法,或者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翻译策略。由此可见,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目的论是对结构主义等值翻译观的突破,提出了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的交流,从而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
3. 用英语说翻译目的论的意义
Teleology (from Greek telos, meaning end or purpose) is the philosophical study of nature by attempting to describe things in terms of their apparent purpose, directive principle, or goal. A purpose that is imposed by a human use, such as that of a fork, is called extrinsic. Natural teleology, common in classical philosophy but controversial today, contends that natural entities also have intrinsic purposes, irrespective of human use or opinion. For instance, Aristotle claimed that an acorn's intrinsic telos is to become a fully grown oak tree.
Though ancient atomists rejected the notion of natural teleology, teleological accounts of non-personal or non-human nature were explored and often endorsed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philosophies, but fell into disfavor ring the modern era (1600-1900).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Immanuel Kant used the concept of telos as a regulative principle in his Critique of Judgment. Teleology was also fundamental to the 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and scientists are still actively discussing whether teleological talk is useful or accurate in doing moder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For instance, in 2012, Thomas Nagel proposed a neo-Darwinian account of evolution that incorporates impersonal, natural teleological laws to explain the existence of life, consciousness, rationality, and objective value.
4. 求翻译目的论的全英文介绍
“ theory”, simplified as “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Nord, 2001, p. 124),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Hans J. Vermeer. It tries to liberate the translation from the confinement of the source text. The aim is to explain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arget language.
“Skopos rule” as the top-ranking rule for any translation, means a translational action is determined by its
Skopos. Vermeer explains as: Each text is proced for a given purpose and should serve this purpose. There are
also two subordinate rules in the “Skopos theory”: coherence rule and fidelity rule. Coherence rule means the
target texts must be comprehensible to receivers in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and the communicativ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target texts is to be used. Fidelity rule means there must be an inter-textual coherence between the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fidelity to the source texts. However, the degree and form of
the fidelity depend on the aim of the target texts and the translator’s comprehension of the source texts.
5.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是什么用英语怎么说
skopos rule
coherence rule
fidelity rule
6. 目的论的翻译
Skopos theory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 克里斯汀娜·诺德(Nord)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7. 运用文本分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应从哪些方面
这是由诺复德提出的。她发现目制的论有两大缺陷:首先,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好的译文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如果目的原则所要求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与原文作者的意图刚好相反,那么我们就会遵守目的原则而违背忠实性原则。因此,诺德就提出了忠诚原则来解决文化差异及翻译行为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诺德认为,译者对译文接受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这是忠诚原则的一方面。该原则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译者应尊重原作者,协调译文目的语与作者意图。(Nord:2001)因此,忠诚原则主要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者、客户、译文接受者等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诺德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总之,这四大原则构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但是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忠诚性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这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