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校本培训材料
① 诸暨海亮私立高级中学怎么样
有点多哦!1995年8月诸暨市教育局直属的第一家全日制寄宿制民办学校——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Zhuji Hailia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的成功创办,更使诸暨这块教育品牌得到了极致的彰显。2000年5月9日海亮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经绍兴市教委批准升格为“私立诸暨高级中学” Zhuji Private High School,为总校的集团化管理奠定了基础。2002年2月8日,经省工商局登记注册,浙江海亮教育集团Zhejiang Hailiang Ecational Group.成立,成为浙江省第一家大规模、高品位、现代化的教育集团。集团下辖两大校区、七个学部、五家子公司,拥资四亿多。创办十年,现已拥有从幼儿园到高中17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近8000人,两大校区:店口湄池校区——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 (幼儿园、小学、初中);诸暨城关校区——私立诸暨高级中学 (初中、高中)。两校区共占地36.7公顷(550亩),建筑面积超14.5万平方米,是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民办学校之一
第一阶段:1995至1999学年:建立体系,构建框架阶段。在中国科技大学著名双语教授胡仲胤的指导下,根据学校英语教育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强英语教学的若干意见》,修订完善了《海亮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了小学及初中各年级的英语课程计划。这一系列的举措,统一了全校干部、教师及家长的思想认识,确立了英语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规范了学校的英语课程教学体系。
第二阶段:2000至0004学年:形成特色,提升内涵阶段。在“四寓教学法”创始人,全国优秀教师、英语教学专家郑继红副校长的带领下,进一步开展和深化了英语教育实践研究。主要举措:开设“继红英语创新班”,全面实施“英语四寓教学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程内涵大大丰富,学习质量显著提高;进一步构建具有海亮特色的校本英语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以PEP教材为基,再根据不同班型和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灵活选用、整合、拓展剑桥英语教材、牛津英语教材、新概念英语教材等,并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交际需要,先后自主编写了英语口语99句、英语口语300句。加大了英语师资校本培训的力度。郑继红副校长亲自担纲培训重任,与一线教师打成一片,全天候深入课堂,并亲自为教师上示范观摩课,亲自带领教师外出参观、考察或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在专家的引领下,全校英语教研氛围十分浓厚,教改成果十分显著,英语师资队伍得到整体提升和优化。
第三阶段:2005学年开始,凸现特色,打响品牌阶段。2005学年,学校进一步推出巨大举措,创办了双语教学实验班,在郑继红副校长的引领指导下展开双语教育的实践研究,着力于构建大英语教学框架。以此为新起点,海亮人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凸现英语教育特色,打响海亮英语教育品牌,保证“海亮”的英语教学领跑诸暨、绍兴乃至浙江。
a.学校的规模:创办十年,海亮教育集团现已拥有从幼儿园到高中17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超8000人,两大校区:店口湄池校区——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 (幼儿园、小学、初中);诸暨城关校区——私立诸暨高级中学 (初中、高中)。两校区共占地36.7公顷(550亩),建筑面积超14.5万平方米,是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民办学校之一。海亮学校已在质量和数量上突破了办学瓶颈,全面实施了集团化管理、高质量办学策略,充分发挥了一贯制优势,从而实现了学生的容量大规模、结构最优化。
b.学校的组织结构: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集团化管理。主要的组织结构构成如下:首先是学校校长由海亮集团的主席管理,然后校长旗下又分别设立了一般学校所具备的教务部、学生事务处、行政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后勤管理部等组织结构部门,而每个部门下面也设立了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 诸暨海亮私立高级中学提倡: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班行:平行班、奥数班 、继红英语创新班、综合创新班、加强班、诸暨创新班、初中数学培训班、初中科学培训班应该就这些了吧?如果不完整 再向我要哈
② 急需一篇小学英语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心得体会汇报
英语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心得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英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功的关键,是需要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搞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2012年秋季,我县很荣幸地率先成为全市的省级课改实验区,我校作为实验区先进学校之一,在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等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凝心聚力,扎扎实实做好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确保师资培训工作与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使教师与新课程同行,焕发出新的生命。
一、平等交流、讨论、对话、合作,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以教师为本体,则是我校开展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在培训中,主要采用平等参与的方式,让教师自己对新课程的理念和做法进行探究。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
师资培训的形式力求多种多样,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促使教师全身心参与培训工作。1、专题讲座。我校在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培训、县课改通识培训、县新课程学科培训的同时,扎实开展好校本培训,请专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经过培训的辅导员主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者将学习内容制成幻灯片,图文并茂,提纲挈领,突出重点,使教师能很好地领悟其精髓,深入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从而指导教学实践。2、观看录像。放映能引起争议的录像片断,录像中教师的行为反映出教师有尝试新课程理念的愿望,但不够完善。观看后组织教师分组讨论,对一些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及其对学生的影响进行反思,明确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新要求。3、教学观摩。强化“三课”(研究课、汇报课、示范课)管理,积极开展“假如我来上这一课”讨论,同时,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并以上课、写体会等方式汇报学习所得,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4、案例分析。精心搜集一些教学案例,定期组织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并作点评,帮助教师从感性的经验中生成理性的认识。5、经验分享。根据课改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在一年级课堂中让学生主动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做好安全工作”等),以及教师在课改工作中的疑惑和困难,定期组织教师沙龙,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畅谈自己的想法,交流各自积累的经验,把自己的看法与做法和大家分享。6、教学反思。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促进其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对教师学会如何教学和教师从教学中学会什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校把教学反思作为培训的一种形式,要求每位教师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课堂结构、教材处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法设计、提问和练习设计等方面进行回顾与反思,写成心得,并定期在教研组中交流。不少教师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方案在省、市、县级的杂志或评比中发表或获奖。
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经过一次次的“头脑风暴”,我校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不再是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一批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我校的课改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将4的加法寓于孙悟空分桃的活动,使识字与生活、游戏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我校的课改实验教师在今年的县级优秀课的评比中,获得了语文、数学、艺术学科的第1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扎扎实实进行师资培训是分不开的。
二、边培训、边实验、边开发、边研究,加强培训资源建设。
由于我校采用的是平等参与的培训方式,因此,培训者与参与者的角色发生很大变化。培训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或核实者,也不再是传递上级行政命令的“二传手”,培训者成了参与者的“协助者”、“协作者”。“受训者”也发生了角色上的变化,他们成了“参与者”,是培训者的“合作伙伴”,是培训内容和形式的主动创造者,因而,他们也就成了非常丰富的培训资源。给一定压力,予一方舞台,教师就能将积累的能量释放出来。我校举办了“走进新课程”系列竞赛,在演讲、备课、上课等竞赛中,教师互相探讨,团结合作,在活动中共同提高。我校青年教师对省市专家上课改汇报课、对县上课改示范课都获得好评,在县课改学科优秀课评比中夺魁,课改实验骨干教师向城区教师汇报培训学习所得,这些都是充分调动了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使其也成为师资培训资源之一。
由于教育经费紧缺,我校的办学条件并不够好,但在师资培训方面却在逐年加大投入。受场地限制,我校图书室不大,但图书数量多、内容新、品种齐全,为教师获取有关新课程的信息创造了条件。我校教师人均每月借阅图书三册,每月业务摘记、心得两千字。此外,我校还加强了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教师上网了解外地课改信息、课改动态,积极撰写课改论文。我校还拟将建立自己的网站,各教师自制网页,交流实验体会,展示实验成果。
三、加强对培训的科学研究工作,形成良好运行机制。
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本体开展培训,这种校本培训模式有如下特点:1、培训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边学习、边反思、边提高。2、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培训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培训活动中进行教研,在教研活动中培训学习。3、个体学习与团队研讨相结合,既有个体的自学自练,又有集体活动。只有通过教师自觉地、主动地、自主学习与研究,并积极参加集体培训活动,在集体培训活动中交流、研讨,在集体中共同提高,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参与”,使培训活动落到实处,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4、培训时间安排和培训形式灵活方便,可以安排大块时间培训,也可随时随地利用零散时间学习、交流;既可集中培训学习,又可分散学习、交流和研讨。在培训中,我校采用了平等参与的方式,这种方式能使教师亲自体验新课程所追求的新理念,从而促进他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使用此类方法。如我校一青年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引导学生交流最后一个音节时,让愿意领读的同学上台读,学生“哗”地一下子全上去了,看着空空的座位,老师索性坐在学生的座位上,说:“老师来做学生,你们做老师领我读……”,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师资培训中,我们还尽可能使用一些具体的学科实例,对有关问题进行更具情境化的阐释。比如,如何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如《低年级诗文赏读》阅读指导教学片断,《到小熊家里去》一课的节奏练习片断等),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努力使师资培训工作走上科学化轨道,进一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四、加强对培训的有效管理,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
没有严格有效的管理机制,培训就会流于形式,师资培训目标、任务就得不到落实,完善的严格的有效的管理是使师资培训系统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因此,我校首先成立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师资培训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并组织制订了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和建设制度,针对新课程制订了相应的考评办法和激励机制,同时领导小组合理分工,加强对师训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考核。定期聘请省、市、县教育局领导来校,对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进行评估、跟踪指导和专题研究。2012年9月初,县教育局领导评估我校师资培训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我们的培训工作提出了加强系统性及学科间融合性的要求,我们在师资培训工作中努力实践着这些要求。同年省教育厅专家到我校调研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时,在审阅师资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对教师调查问卷,与教师进行座谈后,专家对我校的师资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宝应就使教师的教学理念迅速提升,教学方式迅速转变,真正出乎我们的意料……”
成绩属于过去,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课改的深入,对教师的要求越高,师资培训任务就越艰巨。我们将进一步努力探索、研究和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新的培训形式和培训手段,形成“实验、培训、管理、研究”一体化的良好运行机制,推动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让教师在新课程中成长,在新课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
③ 英语神人 就当我是你的亲弟弟吧 是关于英语语法的问题~~~~ 在线含泪跪求中!!!!
你好。你太客气了。
how different art forms can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在这里是To illustrate的宾语。
how different art forms can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how是表“方法”内的状语。how == in what way(s)
different art forms(主语)容 can interact (谓语)with one another(地点状语。
④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及其辅导效果研究 翻译成英文
一、问题的提出
1、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3、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在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他控行为。学生常常在盲目、“无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作业,很少能独当一面地从事完全自控的学习活动。这种缺乏能动性、自觉性的被动学习,完全丧失了促进主体成长和发展的长远价值与意义。从指导与自主的关系来看。传统教育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牵得比较多,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力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敢多指导。因而,如何正确认识指导与自主的关系对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4、从学校自身的发展来看。我校开展立项课题《自主创新教育》研究三年来,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校园人文环境,引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了教师潜心教研的氛围。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强课题衔接,故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指导”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
“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达到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构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形成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培养。
四、主要理论依据及假设
(一)理论依据
1、主体性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即主体活动,是个体自觉地与客体(活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进发展和完善人本身。 2、统整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学生有特定的自然禀赋,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家庭环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产生不同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思维习惯和认知结构。应该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二)理论假设
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唤醒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小学生在学习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有意识地调整自我;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品质,帮助小学生深化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与创造力,使小学生随时都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地位和存在价值,释放出自身的生命潜能,进而学会学习。
五、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自主学习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2、学校《自主创新教育》课题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良好的学校基础。
3、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有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六、研究内容
1、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
2、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形成的指导策略。
七、实施思路、操作原则及研究方法
1、实施思路
该课题作为统领辅导区的总课题,教师人人参与研究。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分低、中、高三个梯度,中心以教研组为单位,村校以校为单位进行探索。同时要突出研究重点,抓住语文、数学这两门重点学科进行攻关。具体实施时,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增强教师向会指导、善指导努力的意识;其次,把指导的侧重点放在课内,并做到紧密联系课外。
2、操作原则
为保证该研究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根据课题方案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
(2)差异性原则。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差异,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这些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按照这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师生合作原则。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4)整体发展原则。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教学力求面向学生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5)反思性原则。反思是回顾已经做过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进展,提出改进的方案,应用从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的一种能力。实验中,教师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指导行为。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2004.10——2005.1)
工作目标: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定课题方案。
(2)搜集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资料,了解自主学习研究的进展情况。
(3)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校原有课题《自主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果,形成各学段学生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
(4)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各学段学生原有自主学习的情况,并对照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及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情况确定本课题研究的若干个支撑点。
(5)对课题组成员、子课题负责人进行培训,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 2005.2——2006.6)
工作目标:
(1)点上实验:如何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有哪些;怎样认识指导与自主之间的关系;从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基本的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
(2)追因调查:弄清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
(3)验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修定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4)课题研究中期评估。(2006.1)
(5)下阶段课题研究规划。
3、总结阶段( 2006.7——2006.10)
工作目标:
(1)搜集实验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通过面上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2)结题汇报活动。(2006.10)
九、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证
课题负责人:陆 华
课题主持人:王 兰
课题组成员:邹 建、邹 宇、费业明、邹 英、邹小珠
主要子课题设置及其负责人:
小班条件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邹 英
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指导策略研究 邹 宇、马红芳
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指导策略研究 费业明、陆建英
小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指导策略研究 邹 慧
小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指导策略研究 邹晓东
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指导策略研究 吴 静
小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的指导策略研究 邹立新
小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的指导策略研究 陈 斌
小学生自主学习品德与社会的指导策略研究 倪燕伟
(二)制度保证
(1)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工作例会。(2)落实 “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管理意见”。(3)完善校本培训、公开课展示、实验经验交流、“新绿杯”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等制度。
(三)经费保证
学校保证实验所必需的经费。如:专家讲座、教师论文评比、公开课展示、外出参观。
十、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
3、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经验集。指导策略分三个层次:一是带有全面指导意义的指导策略,二是学科指导策略,三是个案型指导策略。
4、小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5、其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和物化成果。
⑤ 南山中英文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亮点“全面发展打基础 培养特长育人才”。学校的创办者兰金仁校长经常在会上强调:公办学校只解决了普遍的教育问题,而我们民办学校要解决特色教育问题。办学六年来,学校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实践一次次证明,学校办出了成绩,办出了亮点。 学校重视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融合,为实施融合教育创设客观条件;引入国际教育,创办浸入式双语实验班;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校本课的教育教学功能,把多学科教学内容、多项教育机制、多元教育目标融于其中,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实践。
学校把“英汉双语并重,德智体美融合”的办学理念融入到体卫美劳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初步实现艺术美、体育美、健康美的融合。每年有计划地举办读书节、科技艺术节、千童之声音乐会、体育艺术节、趣味运动会等,面向全体、全员参与,以活动为载体,重兴趣培养,轻技巧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自主成才的机会。学校有外籍学生200多人,主要来自韩国、新加坡、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还专设了印度学生班。学校与芬兰、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小学、初中、大学、研究生院建立各种联系,力争让学生走向世界,力争让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学校与香港艺林学院签订协议,在该校设立英国皇家钢琴考级中心,共同开展音乐艺术教育;学校与韩国忠清大学签订协议,在学校推广跆拳道运动;学校与加拿大曼恩特国际学院签订协议,合作推广“双语教学”;学校与世界Bob足球协会签订协议,推广“Bob”足球运动等。
随着学校的健康稳步的发展和日益显著的双语特色,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拓宽思路,放眼世界,在深圳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于2002年大胆开始了“浸入式双语实验班”的改革实验。学校重视校内外教育资源的融合,引入国际教育模式,创办了浸入式双语实验班,把多项教育机制、多元教育目标融于其中。学校因此申请并获得了“浸入式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的市级重点教科研课题,该课题得到了深圳市教育科研所、南山区教育局科研室、教科所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兰校长的带领下学校课题组的全体人员正继续在教学第一线不断实践、探索。 学校自开办以来,根据办学理念,建立了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和队伍,制订了德育管理制度和德育目标,积极进行“融合式”德育模式的探索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得到较好培养。
第一板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学校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对低年级的孩子进行自我服务教育,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街道、社区、福利院等地参加公益演出。小学部开展了“我爱绿色世界”主题活动,先后参观了海上田园、光明农场、园博园、西丽湖、青青世界等景区,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并学习与之和谐相处。2005年暑假举办了首届“航天科技夏令营”,通过与我国航天英雄第一人——杨利伟叔叔的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感受英雄的风采和睿智;通过走进北大、清华,聆听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等活动,与名校亲密接触,领略名校文化的博大胸怀,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中学部每年组织新生军训,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严谨的组织纪律,形成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为使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科学特点,我们组织学生到大亚湾核电站、广州气象台参观和考察,使学生感悟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使学生了解全球能源危机的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还利用社会力量支持并渗透德育工作,每年聘请南山区检察院检察官兼任法制副校长,邀请市戒毒所干部举办法制讲座,并带学生到法庭旁听案件审理的过程等。每年组织学生到当地社会福利院为老人们排解寂寞,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等献爱心活动。
第二板块: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校长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道路。学校设立了“阳光心灵小屋”心理辅导室,辅导室配有办公室和谈话室,还配置专门的心理健康课教室,拥有专职教师。学校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部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如针对初三学生中考前出现的一些紧张、焦虑等情绪,每年举办考前“调整心态,把握考试”的专题辅导。学校举办了“阳光心灵小站”专栏,开设了“知心快递”信箱和“知心鹏老师”邮箱。几年来,共收到学生信件190多封、学生邮件140多封,校外邮件110多封,心理老师都认真回信,与学生及其家长建立了真诚、友好、融洽的沟通和朋友关系。
第三板块:家校联系工作和对学生个性化的过程评价。学校以办好《家长教育论坛》为载体,积极开展家校联系工作,经常举办家长教育论坛或沙龙,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还不定期请来专家对家长进行培训,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董博士、台湾古经文化推广人士到校为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所做的报告都得到了强烈的反响,亲子专家董进宇博士所作“如何培养你的孩子”的演讲还被深圳地方电视台转播,为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共同教育好孩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初中部开展了“成长心连心”活动,师生、家长共同参与,使家长与学校教师共同探讨青春期教育问题及学校、家长各自的作用。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方面,不是简单地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结果,而是开创性地实行了学生个性档案的记录方式,班主任将每个孩子日常的行为、言行以及点点滴滴的变化、进步事实记录在案,将老师与同学的学习、生活细节以及孩子们之间相处的情景记录在案,以便老师、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正确辅导,同时也对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评价更加准确,指导更加有效。 由于办学理念先进,措施得力,信誉良好,六年来不仅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认可,而且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多次接受从中央到地方的各大媒体记者的采访并报道,多次接待全国各地的专家、各级领导及兄弟学校以及港澳地区学校来访者的参观、交流。在短短的六年里,由于脚踏实地、创新独特、成绩显著,如今已发展成为深圳市南山区民办学校的一面旗帜,成为许多学龄儿童家长的首选之一。
1、频繁亮相各大媒体,社会效益显著自从1999年7月创建之后,于2001年就开始被各大宣传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学校。其中2001年9月3日的《中国教育报》报道了兰校长以及研究成果《儿童智能英语》;2002年大年初一,中央教育台在《中国教师》专栏用了20分钟的时间向全国宣传了兰校长的教育思想;近三年间,《深圳商报》、《深圳特区报》、《南山日报》等多次就学校各方面特色或亮点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几年来校长多次发表文章或接受各大媒体记者采访,其中兰校长关于《立足南山,办国际化学校》、《我对教育的理解与实践》、《教育在于发掘人的潜能》、《我们的学校教育应当做什么》、《关于个别化教学的尝试》等、邱副校长《积极探索国有民办体制,努力创建南山教育强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的实践》、《创设情境,进行文学教育》等,以及报道《让孩子学习母语般学习英语》、《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师爱情深一片天》、《沉浸于英语文化世界》、《贵在一个“真”字》、《中西融合探索育才新途径》、《培育未来国际化人才的摇篮》等文章在全国、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或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同时这些文章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论坛、校本培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深入影响了全体教职员工,使学校成为了与时俱进的学习型组织,显现出了现代教育的大家风范。
2、师生成果不凡,教学成效可嘉 学校从建校之初就将自己定位在一个较高层次和较高水平的教学平台上,在健全的奖励和激励机制推动下,学校师生先后获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校长本人的《儿童智能英语》教材系列研究成果获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论文《英语教改新探索》被中国教育报评为一等奖。该校数学教师先后在南山区、深圳市、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教学大赛中分别获得了第一名、一等奖的好成绩;音乐教师在区、市基本功大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历史、科学教师多人次分别在全国教改实验区的教学案例评比、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⑥ 如何提升新课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立足校本,重视培训
应该说,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是课改的重点之一,也是课改能够顺利进行,不走弯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手段之一。调研中我们看到,各校领导都把教师培训工作放在首位,派出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地市级培训。除此之外,他们更重视校本培训和教研,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信心和能力。如开展新课程讲座、教师论坛、观摩课、研讨课、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大赛,课件大赛、案例分析与交流、小课题研究、集体备课等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讲究实效。经过培训和研讨,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们明确了这次新一轮高中课改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深远意义,加深了对于高中英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原则以及教学评价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为课改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新课程理念如春风细雨润入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中被逐渐接受,并渗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经过将一年的教学实践,大部分教师对外研版教材的编写思路、教学内容及教法,由很不适应到逐渐熟悉和适应,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发生变化,有些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较大提高。
二、教与学方式的变化
随着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随之教学上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突出表现在:
(1)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听课中我们看到,教师们已经有意识的按课改要求上课,正在逐步进入新角色。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探究和思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注重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多数课堂上能体现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教师能选择学生感兴趣和贴近实际生活的话题,设计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如:有师生问答、采访调查、讨论或辩论,竞赛,成果展示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和合作的能力,独立思考、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些素养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2)任务型教学途径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有效践行。多数教师能切实实行“任务型”教学方法。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心,能充分利用好教材,实现三维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部分教师认为外研版教材易读性强,种类多,内容生活化,与时俱进,学习不感到枯燥,以任务为中心,好操作,,学生活动多,体现“在用中学,学中用”的思想。任务的设计能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形成“任务链”;语言技能的训练,遵循先输入,后输出,先听、读,后说、写的原则;通过小组讨论,然后推举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完成终级任务;布置后续任务,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动力。不少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非常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能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
(3)考试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手段,新课程倡导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正在探索之中。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都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比以往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4)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许多教师认为外研版教材词汇量大,教材的编写也比较零散,板块繁多,教学内容偏多、偏难,课堂教学活动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课时又很有限。针对这种状况,多数教师能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佳一中高一备课组,他们不是按步就班的按教参的建议实施课堂教学,而是充分利用集体合作的力量,将所有教师新老搭配分成五组,将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以“话题”为纲,根据逻辑顺序,科学合理的设计为四课时,使其衔接自然,对于每一单元的设计,都从语言能力培养的五个方面考虑,经过反复推敲,每一课时都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并把相关的语言知识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节省了一部分课堂时间,在教学内容多的情况下,他们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且在每一单元结束后,他们都有自行设计的一套练习,夯实了基础,提高了效率。
三、问题与困惑
课改工作在平稳进行,有可喜变化,但问题也不少,任重而道远。
(一)穿新鞋走老路”者仍为数不少
调研中通过听课了解到,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不太多,有的课仍然偏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灌输,有的教师一节课一半以上时间用于讲解,大包大揽,代替学生学习。如教课文, 教师自己读,自己逐句翻译,自己归纳主旨要义;回答问题,学生答不出,教师就自给答案;甚至读单词也要教师代劳。语言练习过于机械,缺少有意义和交际性练习。教学活动设计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与学生认知水平脱节,造成实际教学效果差甚至无效。
(二)重视英语新课改中的误区
1、强调听说教学,忽视读写训练。
①许多教师对课标不理解,误认为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仅“为交际”,从而忽视了对读写的训练。
②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握不准,区分不了重难点,对读写的要求也不明确,往往上了一篇阅读课文后就只让学生学会了读,却不明白如何去构思一篇文章,不会将其写作方法及技巧传给学生,更不要说去仿写一篇文章了。
2、照搬教师用书,片面理解“五步”。
①每位教师都有一本教师教学用书,可有些老师照搬教案,没有从教材出发,没有从学生出发,没有从实际出发。
②英语课堂中惯用的五步教学法:复习(Revision),介绍(Presentation),操练(Drtu),练习(Practice),巩固(Consocidation),可是我们的部分老师只会机械地使用,没有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包括很多,有课堂,教材,及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创新,给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及思维方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
表面上看,课堂上学生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但是否有效,则很少考虑。如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过难,学生勉为其难,完成不了,“讨论来讨论去,一节课结束了,还说不出个所以然,白白浪费时间”。阅读课上学生还未充分理解课文,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综合运用型任务,如编对话,写作等。任务脱离学生实际,缺少任务前活动,任务之间坡度太大,没有铺桥搭路就让过河,这些“任务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反映了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的偏差。还有些课偏离教学重点,随意拓展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负担,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完成任务有困难,要分析原因,或因教师指示语听不懂,或因词语、句子理解障碍,教师要及时做必要说明和讲解,有时还需做出示范。
4.课时问题。
由于教材内容多,课程标准规定每周只4课时,大部分学校超课时教学,一般最少开到周5课时,有的开到周7-8课时(包括星期六上课)。超课时原因,普遍反映教材容量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但也与教师讲解多,包办代替多,发挥学生自主性、主动性不够,以及对教材处理缺少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关。
5.教材衔接有问题。
初中使用更重版本的教材,且教材词汇量过大,在一个单元内生词过于集中;话题范围广,与学生现有知识储备有较大差距多数教师认为新教材,花样多,内容容量大,面面俱到,知识凌碎,课时少,内容肤浅,(缺乏系统性),加上课标提倡“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倡导任务型教学,使教学出现方法与时间,空间与完成任务之间的矛盾。教师忙教,学生忙学,教学任务套任务,任务连任务,为完成教材任务教师赶进度,抢时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学生,得到的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师生疲劳。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没有一定的教研能力,会困难重重。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可以摸索出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和如何在汉语环境下对中学生进行英语思维能力的途径,以及如何找出中国学生语言成长的规律,如何创造的使用教材,选择教材,如何创造条件,营造学习氛围,都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受益学生。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作用,针对教学实际问题,开展一些教学研讨课、说课、评课、等活动,通过课题研究,个案分析,方法交流,加强校本教研,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经历,造就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
2.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教学中进行的教学反思,固然极为重要,它能使教师逐步提高教学的规划能力,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能使教师逐步提高教学过程的调控能力,形成教学机智,促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后的反思,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它可以涵盖前两个阶段的教学反思内容和功能。它以教学的结果为起点,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以及教学的结果进行重新的审视和分析,使教学经验理论化,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形成自我监控的能力与自我超越的意识。因此,我们大力倡导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工作,及时记录教学状态,写下自己的片思偶得,或是成功的体会,或是失败的遗憾,特别是及时录下从中得到的启迪和由此引发的教学设想。这些来自教学实践的亲身体验和思考,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极为宝贵的财富。
3、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1)处理好听说与读写的关系。我们知道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体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大局,我们要做到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培养出会综合运用英语的学生,而不是让他们或“聋”或“哑”。
2) 处理好教师用书与备课的关系。教参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参考,它只能起一个参考作用,我们备课要从实际出发,备教材,备学生,最好以一个单元为话题进行备课,对本单元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3) 处理好教学法与五步骤之间的关系。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情,适当地增减内容,把握上课的主要脉络,分清重,难点,有条理地组织课堂教学,可以尝试改变传统教法,鼓励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
4.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我们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首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过去我们教师把自己作为中心,要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5.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总之,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就是实践,因此课程改革就是问题解决。它要求所有人都直接面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采用实践的逻辑,提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尽自己所能,把这一方案付诸现实,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我们与课改共同成长!
反思二:英语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而来的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已使英语获得了国际通用语的重要地位。作为将英语视为第二语言的我们应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将英语课改提上日程已成为国人瞩目的热点问题。新课程改革旨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课程价值的融合。其理念是非常好的,但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这里想简单谈谈从开学以来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看法。
1. 理念与现实的矛盾。
新理念的出现带来实践的困难,且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我们已经习惯了旧的体制管理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时没有足够进行课改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夹在应试成绩与素质教育二者中间,造成课改口号喊得响,却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想要跟上课改的脚步,却又觉得找不到方向,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新课改为我们的班级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面对面的座位排列形式固然有益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加大了纪律管理的难度。
2.课堂活动设计形式化。
新课改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要求对语言实践活动作精心组织、巧妙设计和具体指导。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发现如下问题:(1)活动设计过多,冲淡了教学内容和目的,师生台上台下满堂转,令人眼花缭乱,学生太累,给人以做秀、表演之嫌。(2)课堂活动表演化,质疑问题显得苍白,不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3)照搬教师用书。每位教师都有一本教师教学用书,可有些时候老师们照搬教案,没有从教材出发,没有从学生出发,没有从实际出发。
3. 未处理好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搞新课改,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法,要扬长避短,把传统教法与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很好地统一。把知识与技能看作是融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三者不能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