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翻譯 » 第一的英語翻譯

第一的英語翻譯

發布時間: 2021-01-13 08:51:20

㈠ 「第幾」中的「第」用英語怎麼說 只翻譯一個字

th

㈡ 歷史上第一個將英語翻譯為中文的人是怎麼做到的

歷史上有許多阿拉伯商人往來於歐洲和亞洲之間,這些人中有一部分精通阿拉伯語、韓語、英語、拉丁語在內的多種語言,最早將英語翻譯成漢語的肯定是他們。

㈢ 「第一段」的英文翻譯

Paragraph One
the first paragraph

滿意請及時採納,謝謝

㈣ 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是怎麼知道英語的意思的

是這樣的.
最初來,中國人接觸到漢語源,是通過來到中國的歐洲傳教士.
歐洲傳教士剛來,語言不通,於是他們就連比劃帶猜,跟中國人溝通,逐漸逐漸弄明白單詞的意思.
例如,先把名詞弄懂:貓、狗、雲……
再把動詞弄懂:走、跑……
最後把抽象的詞語弄懂:愛、恨……
逐漸地,漢語就能和英語互譯了.
望採納!!!

㈤ 第一題英語翻譯

一.

  1. be interested in

  2. lost life

  3. on account of

  4. use up

  5. give up

  6. persistent in doing sth

  7. go away

  8. decide to do sth

  9. cut off

  10. take a risk

翻譯如下:


  1. 對……感興趣

  2. 喪失生命

  3. 因為

  4. 用完

  5. 放棄

  6. 堅持做某事內

  7. 離開容

  8. 決定做某事

  9. 切除

  10. 冒險

㈥ 第一翻譯成英語,怎麼翻譯

第一: the first.

㈦ 是誰第一個把英語翻譯成中文的(不知道請不要回答,謝謝)

第一個學習英語的人已經不可考.第一個學習外語的人也不可考。
原因是追溯到元或者以前,就有中國的商人去海外,逐漸的也就產生了移民。語言永遠都只是工具,當你在國外呆久了你就會了當地的語言,而你的親戚在中國,你自然而然就會用進行雙語的翻譯溝通,不可能象你那樣說的有那麼開始的一個人~~
但是如果是正規的話,我國最早的外語學校,是成立與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的「同文館」。它培養出嚴復、汪鳳藻等一批翻譯人才,還編譯了一些外語辭典和外語文法書籍。
第一是個懂漢語的人在英語環境中生活,從實踐中領略英語的用詞及用法,將英漢兩者相通的單詞進行互換,就成了翻譯。那當然是個漸進的過程,由具體名詞到抽象名詞,由簡單的日常用語到深奧復雜的思維。

第二種情況是個同時接觸漢英兩種語言的牙牙學語的小孩,他們能同時吸收這兩種母語,到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成熟了,就可以自然的互譯了。
這個問題估計無從考證 傳說中 中國最早的翻譯是 一種名叫「角端」的怪獸,此獸日行1萬8千餘里,走遍世界各方,通曉天下語言,明外方幽遠之事,是最早的「同傳譯員」吧.呵呵
以下列出具體中國翻譯發展史:
我國的翻譯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打開這一翻譯史冊,我們可以看到翻譯高潮迭起,翻譯家難以計數,翻譯理論博大精深.了解這一歷史不僅有助於我們繼承我們的先人的優秀文化遺產,而且也有助於我們今天更加深入認識和發展我們的翻譯事業.簡單說來,中國的翻譯史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一、漢代-秦符時期; 二、隋-唐-宋時期; 三、明清時期; 四、五四時期; 五、新中過成立至今.
一、漢代-秦符時期
中國的翻譯活動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的諸侯國家相互之間交往就出現了翻譯,如楚國王子去越國時就求助過翻譯.當然這種翻譯還談不上是語際翻譯.中國真正稱得上語際翻譯的活動應該說是始於西漢的哀帝時期的佛經翻譯.那時有個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國來口傳一些簡單的佛經經句.到了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經翻譯就正式開始了.譯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譯了《安般守意經》等三十多部佛經.後來月支人支婁迦讖(又叫婁迦讖)來到了中國,他翻譯了十多部佛經.支婁迦讖譯筆生硬,基本上是字對字、句對句地翻譯,中國讀者不易看懂.中國翻譯界現在的直譯和意譯之爭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支婁迦讖有個學生叫支亮,之亮有個弟子叫支謙.他們三人號稱"三支",是當時翻譯佛經非常有名的譯者.與"三支"同時從事佛經翻譯的還有竺法護.他也是月支人,是當時的佛經翻譯名家,總共譯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經,對佛經在中國的流傳貢獻不小.竺法護和"三支"一道被人稱作月之派.不過,這一時期的佛經翻譯活動還只是民間私人事業.
到了符秦時代,佛經翻譯活動就組織有序了.當時主要的組織者是釋道安.在他的主持下設置了譯場,開始了大規模的佛經翻譯.由於釋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譯文失真,因此他主張嚴格的詞對詞、句對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譯.當時的佛經《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從梵文譯成漢語的.為了把握好譯文的質量,釋道安在此期間請來了著名的翻譯家天竺(即印度)人鳩摩羅什.鳩氏考證了以前的佛經翻譯,批評了翻譯的風格,檢討了翻譯的方法.他主張意譯,糾正了過去音譯的弱點,提倡譯者署名,以示負責.他翻譯了三百多卷佛經文獻,如《金剛經》、《法華經》、《十二門論》、《中觀論》、《維摩經》等.其譯文神情並茂、妙趣盎然,堪稱當時的上乘之譯作,至今仍被視為我國文學翻譯的奠基石.到了南北朝時期,梁武帝特聘印度佛教學者真諦(Paramartha,499-569)到中國來翻譯佛經.真諦在華期間共翻譯了四十九部經書,其中尤以《攝大乘論》的翻譯響譽華夏,對中國佛教思想影響較大.
二、隋-唐-宋時代
從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這段時間是我國翻譯事業高度發達時期.隋代歷史較短,譯者和譯作都很少.比較有名的翻譯家有釋彥琮(俗姓李,趙郡柏人).他是譯經史上第一位中國僧人.一生翻譯了佛經23部100餘卷.彥琮在他撰寫的《辨證論》中總結翻譯經驗,提出了作好佛經翻譯的八項條件:1)誠心受法,志願益人,不憚久時(誠心熱愛佛法,立志幫助別人,不怕費時長久);2)將踐覺場,先牢戒足,不染譏惡(品行端正,忠實可信,不惹旁人譏疑);3)荃曉三藏,義貫兩乘,不苦暗滯(博覽經典,通達義旨.不存在暗昧疑難的問題);4)旁涉墳史,工綴典詞,不過魯拙(涉獵中國經史,兼擅文學,不要過於疏拙);5)襟抱平恕.器量虛融,不好專執(度量寬和,虛心求益,不可武斷固執);6)耽於道術,淡於名利,不欲高炫(深愛道術,淡於名利,不想出風頭);7)要識梵言,乃閑正譯,不墜彼學(精通梵文,熟悉正確的翻譯方法,不失梵文所載的義理);8)薄閱蒼雅,粗諳篆隸.不昧此文(兼通中訓詁之學,不使譯本文字欠准確).彥琮還說,"八者備矣,方是得人".這八條說的是譯者的修養問題,至今仍有參考價值.在彥琮以後,出現了我國古代翻譯界的巨星玄奘(俗稱三藏法師).他和上述鳩摩羅什、真諦一起號稱華夏三大翻譯家.玄奘在唐太宗貞觀二年(公元六二八年)從長安出發去印度取經,十七年後才回國.他帶回佛經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組織最為健全的譯場,在十九年間譯出了七十五部佛經,共一三三五卷.玄奘不僅將梵文譯成漢語,而且還將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譯成梵文,是第一個將漢語著作向外國人介紹的中國人.玄奘所主持的譯場在組織方面更為健全.據《宋高僧傳》記載,唐代的翻譯職司多至11種:1)譯主,為全場主腦,精通梵文,深廣佛理.遇有疑難,能判斷解決;2)證義,為譯主的助手,凡已譯的意義與梵文有和差殊,均由他和譯主商討;3)證文,或稱證梵本,譯主誦梵文時,由他注意原文有無訛誤;4)度語,根據梵文文字音改記成漢字,又稱書字;5)筆受,把錄下來的梵文字音譯成漢文;6)綴文,整理譯文,使之符合漢語習慣;7)參譯,既校勘原文是否有誤,又用譯文回證原文有無歧異;8)刊定,因中外文體不同,故每行每節須去其蕪冗重復;9)潤文,從修辭上對譯文加以潤飾;10)梵唄,譯文完成後,用梵文讀音的法子來念唱,看音調是否協調,便於僧侶誦讀;11)監護大使,欽命大臣監閱譯經.玄奘在翻譯理論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他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翻譯實踐提出了"既須求真,又須喻俗"的翻譯標准,意即"忠實""通順",直到今天仍有指導意義.他還在翻譯實踐中創造性地運用了多種翻譯技巧.據印度學者柏樂天和我國學者張建木的研究結果顯示,玄奘運用了下列翻譯技巧: 1)補充法(就是現在我們常說的增詞法);2)省略法(即我們現在常說的減詞法);3)變位法(即根據需要調整句序或詞序);4)分合法(大致與現在所說分譯法和合譯法相同);5)譯名假借法(即用另一種譯名來改譯常用的專門術語);6)代詞還原法(即把原來的代名詞譯成代名詞所代的名詞).這些技巧對今天的翻譯實踐同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與玄奘同時的還有失義難陀、義凈、一行、不空等譯者,也都譯了許多佛經.唐末無人赴印度求經,佛經翻譯事業逐漸衰微.
到了宋代,佛經翻譯已遠不如唐初的極盛時期.在北宋的乾德開寶年間,宋太祖曾派人西去求經,印度也派名僧東來華夏傳法.宋太祖也曾在開封的太平興國寺內興修了譯經院,專事佛經翻譯.雖譯場組織極其完備,譯經種數幾乎接近唐代,但質量卻不如唐代.當時有名的僧侶譯者主要有天息、法護等人.在翻譯理論方面頗有貢獻的要數贊寧(俗姓高,今浙江德清人).他曾歸納了以往譯經的各種情況,提出了解決翻譯過程中各類矛盾的六種辦法.這是對我國唐代翻譯理論的繼續和發展,是我國翻譯論庫中的寶貴財富.到了南宋,由於社會動盪等原因,佛經翻譯已是寥寥無幾,史書的記載中無一例翻譯.在其後的元代,統治者曾下昭拔合恩巴、管主八等人翻譯佛經,但譯作只有十幾部,翻譯理論方面的探討更是無從談起.翻譯事業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三、明清時代
在明代的二百多年歷史中,佛經翻譯呈現一片衰落的局面.佛經譯者只有智光等一、二人,譯了幾部經書.但到了明代萬曆年間直至清朝"新學"時期,我國出現了以徐光啟、林紓(琴南)、嚴復(又陵)等為代表的介紹西歐各國科學、文學、哲學的翻譯家.明代徐光啟和義大利人利馬竇合作,翻譯了歐幾里得的《幾何原理》、《測量法義》等書.清代的林紓(1852.11.8-1924.10.9)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筆記的方式翻譯了一百八十四種西方文學作品,達一千萬字以上.所譯小說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遺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呼天錄》(Uncle Tom's Cabin)、《塊肉餘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復仇記》(Hamlet)等.林紓本人不懂外文,因而他的譯作刪減、遺漏、隨意添加之處甚多.但是林紓的翻譯對於中國讀者了解西方文學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嚴復(1954.1.18-1921.10.27)是我國清末新興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家.他從光緒二十四年到宣統三年(公元1898-1911)這三十年間翻譯了不少西方政治經濟學說,如赫胥黎(T.H. Huxley)的《天演論》(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亞當·斯密(A.Smith)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鳩(C.L.S. Montesquieu)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賓塞爾(H.Spencer)的《群學肆言》(On Liberty)、甄克思(E.Jenks)的《社會通詮》(A History of Politics)等.嚴復每譯一書,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義,常借西方著名資產階級思想家的著作表達自己的思想.他譯書往往加上許多按語,發揮自己的見解.嚴復"曾經查過漢晉六朝翻譯佛經的方法"(魯迅《二心集》),在參照古代佛經翻譯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翻譯實踐,在《天演論》(公元一八九八年出版)卷首的《譯例言》中提出著名的"信、達、雅"翻譯標准.他說:"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有人因此認為嚴復偏重於"達",把"信"、"達"相互對立起來.事實上,嚴復曾緊接著解釋道:"至原文詞理本深,難於共喻,則當前後引襯,以顯其意,凡此經營,皆所以為達,為達即所以為信也."這說明嚴復並沒有把"信"、"達"割裂開來,他主張的"信"是"意義不倍(背)本文","達"是不拘泥於原文形式,盡譯文語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顯,為"達"也是為"信",兩者是統一的.但嚴復對"雅"的解釋今天看來是不足取的.他的"雅"是指脫離原文而片面追求譯文本身的古雅.他認為只有譯文本身採用"漢以前字法句法"--實際上即所謂上等的文言文,才算登大雅之堂.嚴復自己在翻譯實踐中所遵循的也是"與其傷雅,毋寧失真",因而譯文不但艱深難懂,又不忠實於原文,類似改編.有人說嚴復用一個"雅"字打消了"信"和"達",這個批評不是沒有根據的.不過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嚴復重視譯文文字潤飾這一點卻是值得我們注意的.盡管嚴復對"信、達、雅"翻譯標準的解釋因時代的限制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許多年來,該標准始終沒有被我國翻譯界所廢棄,原因在於:這三個字的提法簡明扼要,又有層次主次突出;三者之中,信和達二者之中,信猶為重要.因此有些翻譯工作者仍然沿用著三個字作為當今的翻譯標准,但舊瓶裝新瓶,已賦予新的內容和要求.例如,他們認為"雅"已不在是嚴復所指的"爾雅"和"用漢以前字法句法",而是指"保存原作的風格"問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嚴復出版《天演論》前數年,《馬氏文通》的作者馬建忠於公元一八九四年在他寫的《擬投翻譯書院議》中已發揮了他所認為的"善譯"的見解.馬建忠的"善譯"標准包括三大要求:第一、譯者先要對兩種語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異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義、精神和語氣,把它傳達出來;第三、譯文和原文毫無出入,"譯成之文,適如其所譯".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於他本人專研究語法而沒有搞翻譯的工作,因此他對"善譯"的見解,被後人忽略了.
四、五四時期
"五四"是我國近代翻譯史的分水嶺."五四"以前的最顯著的表現是以嚴復、林紓等為代表翻譯了一系列西方資產階級學術名著和文學作品."五四"以後,我國翻譯事業開創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開始介紹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和無產階級文學作品.《共產黨宣言》的譯文就發表在"五四"時期.這一時期的翻譯工作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變化.白話文代替了文言文.東西方各國優秀文學作品,特別是俄國和蘇聯的作品,開始由我國近代翻譯史上卓越的先驅者魯迅、瞿秋白等前輩介紹進來.魯迅是翻譯工作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型.他和瞿秋白兩人關於翻譯問題的通訊,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應遵循的基本翻譯原則.他譯過許多俄國和蘇聯的優秀文學作品,如《毀滅》、《死魂靈》等.他和瞿秋白通過翻譯實踐,總結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魯迅對翻譯標準的主要觀點是:"凡是翻譯,必須兼顧著兩面,一當然力求其易解,一則保持著原文的風資."魯迅竭力反對當時那種"牛頭不對馬嘴"、"削鼻剜眼"的胡譯,亂譯,他針對有人所謂"與其順而不信"而提出了"寧信而不順"這一原則.當然,魯迅這條原則有"矯枉必須過正"的意味,但與藉此作擋箭牌的"硬譯"、"死譯"實無共同之處.魯迅主張直譯,是為了照顧輸入新表現法和保持原作的風貌,這於借直譯作擋箭牌的"死譯"也是絲毫無共同之處的.他們二人對待翻譯工作的態度都十分嚴肅,至今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五、新中國成立至今
一九四九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翻譯事業也得到了解放.從那時起,翻譯工作在黨的領導下,一直是社會主義新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斷迅速發展,取得巨大成績,在翻譯理論方面也日益充實完善.這一時期的翻譯工作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 翻譯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的進行工作,逐步取代了搶譯、亂譯和重復浪費的現象;
(二) 翻譯作品質量大大提高,逐漸克服了粗枝大葉、不負責的風氣;
(三) 翻譯工作者為了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開展了批評於自我批評,逐漸消除了過去各種不良現象和無人過問的狀況;
(四) 翻譯工作者不僅肩負者外譯漢的任務;
(五) 對翻譯標準的認識日趨統一,有效的推動了我國的翻譯工作.特別是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我國廣大翻譯工作者也積極響應黨的號召,通過認真的辛勤的翻譯勞動,介紹和交流先進科技知識、優秀文藝作品以及民族文化,為我國四個現代化和世界和平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其實身為譯員,我自己覺得哪位祖先聖賢最早譯出了英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先輩已經給我們用辛勤和汗水留下了這份瑰寶,我們就要更好的去傳承它,完善它,從而更好的利用它創造更大的價值.
個人的見解 希望能幫到您一點 祝開心

㈧ 把數字第1到第32都翻譯成英文

第1 first 1st 第2 second 2nd 第3 third 3rd 第4 fourth 4th 第5 fifth 5th

第6 sixth 6th 第7 seventh 7th 第8 eighth 8th 第9 ninth 9th 第10 tenth 10th

第11 eleventh 11th 第12 twelfth 12th 第13 thirteenth 13th 第14 fourteenth 14th

第15 fifteenth 15th 第16 sixteenth 16th 第17 seventeenth 17th

第18 eighteenth 18th 第19 nineteenth 19th 第20 twentieth 20th

第21 twenty-first 21st 第22 twenty-second22nd 第23 twenty-third 23rd

第24 twenty-fourth 24th 第25 twenty-fifth 25th 第26 twenty-sixth 26th

第27 twenty-seventh 27th 第28 twenty-eighth 28th 第29 twenty-ninth 29th

第30 thirtieth 30th 第31 thirty-first 31st 第32 thirty-second 32nd

(8)第一的英語翻譯擴展閱讀:

巧記英語序數詞

要想學好序數詞,第一、二、三要牢記:

八去「t」,九去「e」,「ve」要用「f」替;

如果以「y」來結尾,把「y」變成「i」和「e」;

以上變化須牢記,「th」最後加上去。

1st—19th是基本序數詞,根據詞形及其與基數詞的關系,可分為三類來記憶.

1、特殊類:

這類詞共3個:first,second和third,它們與 one,two,three差別特別明顯,應特別記憶。

2、大眾類:

這類詞外形極有規律:在相應的基數詞尾直接加"th",共11個。

fourth,sixth,seventh,tenth,eleventh,thirteenth,fourteenth,fifteenth,sixteenth,seventeenth,eighteenth,nineteenth.

3、微變類:

這類詞從外形上與大眾類接近,也是以th結尾,但詞中字母有變異、省略現象.因此在書寫這類詞時易出現錯誤.它們是fifth,eighth,ninth和twelfth共四個.其微變過程如下:

five→ fifth,twelve→twelfth,eight→eighth,nine→ninth

㈨ 世界第一次翻譯英語是如何翻譯過來的呢

1. 十九世紀中葉,五口通商的結果使廣州成為中國人從實用角度開始學習英語的最早地方。當時在廣州出現了一本英語教科書,叫做《鬼話》(Devil's Talk)。其實,這部旨在教中國人學習英語的課本不過是一種粗淺的、用漢語注音的英語詞彙入門書。例如:把today 注為「土地」,把man注為「曼」。1884年上海的點石齋石印了一本可以被稱之為最早的英語900句的會話書,書名叫《無師自通英語錄》。這部書突破了《鬼話》只以單詞為核心的編排方式,而代之以譯成漢語的英文句子為核心。當然,它仍採用漢語的字詞來標注英文的讀音。例如:How many chapters are there in this book? 這句英文被注成了「好美呢卻迫忒兒司阿兒則兒意因祭司不克」。另外,英文在上海更發展成了以通俗的、類似打油詩一樣壓韻的竹枝詞為載體的不乏趣味的「洋涇浜」英語,這就是所謂的「別琴」竹枝詞。「別琴」這兩個字原本是英文business(生意)的近似漢語讀音,後來英國人惡意地取笑這種不準確的讀音,於是就用pidgin這個發音相近的英文詞來表示胡編亂造的、不規范、不準確的英文。Pidgin English便成了「洋涇浜英語」的代稱。舉個例子博大家一笑:「清晨相見好貓迎(早上見面說good morning),好度油圖噓闊情(相互問候說how do you do);若不從中市歸市(squeeze,意思是敲詐),如何覓市叫先生(先生為Mr.)。」

2. 從英語習得史的角度看,在這一英語學習的「啟蒙期」,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方法特點是:(1)完全以字為中心,簡略之極;(2)完全以漢文化的生存實境來強迫英文就範。換句話說就是:「字本位」,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以中制夷」。只是,依照這樣的方法學出來的英文真難為了洋鬼子。

3. 1898年,一個名叫馬建中的人出版了一部影響巨大的著作——《馬氏文通》。這是國人寫的第一部漢語語法書,以歐洲語言的所謂「葛郎瑪」(grammar)來系統地解釋古漢語的文言文。「葛郎瑪」這樣一種總結語言規律的方法被馬建中拿來「以夷制中」,使國人茅塞頓開地感受到漢語文言文亦有語言「規律」可循。從英語習得史的角度看,進入這一以「句本位」為特徵的英語學習的「理解期」後,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方法一變而為強調「語法」,即注意力轉向到英文詞與詞之間的「構成關系」上,重視完整的句子,旨在理解英文的「意義結構」。對於「啟蒙期」而言,無疑這是一次英語學習方法上的革命
旱樹

㈩ 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是怎麼翻譯過來的

the first man who translate the english
第一個人也是肢體語言加上察言觀色啊,沒人天生會,也是一點一點慢慢摸索出來的。

熱點內容
年級下冊英語第六單元試題 發布:2021-03-15 14:24:47 瀏覽:649
初中英語教研活動簡報 發布:2021-03-15 14:24:24 瀏覽:505
英語培訓機構簡歷模版 發布:2021-03-15 14:24:04 瀏覽:793
重慶大學虎溪校區英語角 發布:2021-03-15 14:23:12 瀏覽:768
孩子要不要上英語培訓班 發布:2021-03-15 14:23:05 瀏覽:960
如何提高高考英語聽力 發布:2021-03-15 14:22:34 瀏覽:590
英語思維導圖四年級下三單元 發布:2021-03-15 14:22:27 瀏覽:205
沂水英語培訓 發布:2021-03-15 14:21:43 瀏覽:242
2018中職英語試卷答案 發布:2021-03-15 14:21:36 瀏覽:918
15高考英語全國2 發布:2021-03-15 14:21:10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