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翻譯目的論三原則
1. 求大神用簡潔的語言給我普及一下翻譯中的功能對等理論,和目的論
功能對等論,就是說翻譯時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對應,不僅要做到詞彙意義上的對等還要做到語義、風格和文體的對等。通俗的講就是在翻譯的過程中不強求一字一句的對應,要真正的將所翻譯的內容,實現語言形式和文化習俗上的轉化。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說的中式英語,就沒有很好的遵循功能對等原則。再比如漢語和英語中對姓氏位置的不同。
翻譯目的論認為原文只是為目標受眾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不同於功能對等理論,翻譯目的論要求在忠於原文的前提下,以譯入語接受者的需求為目的來決定採用何種翻譯方法——直譯、意譯或介於兩者之間。
(1)英語翻譯目的論三原則擴展閱讀:
為了准確地再現源語文化和消除文化差異,譯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個步驟。
第一,努力創造出既符合原文語義又體現原文文化特色的譯作。然而,兩種語言代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類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現原文文化內涵的完美的翻譯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譯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現源語文化。
第二,如果意義和文化不能同時兼顧,譯者只有舍棄形式對等,通過在譯文中改變原文的形式達到再現原文語義和文化的目的。
例如,英語諺語「white as snow」翻譯成漢語可以是字面意義上的「白如雪」。但是,中國南方幾乎全年無雪,在他們的文化背景知識中,沒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內涵? 在譯文中,譯者可以通過改變詞彙的形式來消除文化上的差異。
因此,這個諺語在漢語中可以譯作「白如蘑菇」,「白如白鷺毛」(郭建中,2000 ,P63) 。再如,英語成語「spring up 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為「蘑菇」。
但譯為漢語多為「雨後春筍」,而不是「雨後蘑菇」,因為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更為熟悉的成語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後春筍」。
2. 求翻譯目的論的定義,中英文都可以
翻譯目的論(Skopos Theory)是一種嶄新的翻譯理論模式。是德國功能派翻譯學家Reiss、Vermeer和Nord等從翻譯行為的目的性出發提出的一種翻譯理論。它的建立可以追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該理論將研究聚集在翻譯過程中的各種目的的選擇上。具體說來,它包括三個原則:目的原則(Skopos rule),連貫原則(Coherence rule),忠實原則(Fidality rule)。其中核心原則為目的原則「:任何翻譯行為都是由翻譯的目的決定的,簡而言之,就是『翻譯的目的決定翻譯的手段』。」這個目的可以理解為:譯者的目的,譯文的交際目的以及使用某種翻譯手段所要達到的目的。
由於言語交際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它傳遞說話人的意圖,因此要確定話語意義,就必需充分考慮說話人的意圖,交際場合,聽話人的背景知識,態度等語境因素。就翻譯而言,這是種三元關系,即原作者--譯者--譯文讀者。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既要通過原文語境推斷原作意圖和意義,與原作者達成認知上的共識而構成交際的一方,又要通過譯文將自己認知的原作意圖及其相關信息傳遞給譯文讀者而形成交際的另一方,從而完成這種「三元關系」間的跨文化語言交流。該理論認為:只要能達到翻譯的目的,對原文既可以採用逐字直譯的方法,也可以採用完全改寫的方法,或者採用介於兩者之間的任何翻譯策略。由此可見,翻譯目的論的核心是:翻譯方法和翻譯策略由譯文的預期目的或功能決定。翻譯目的論是對結構主義等值翻譯觀的突破,提出了翻譯的本質不僅是純語言方面的轉換,而是建立在語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從而拓寬了翻譯理論研究的領域。
3. 用英語說翻譯目的論的意義
Teleology (from Greek telos, meaning end or purpose) is the philosophical study of nature by attempting to describe things in terms of their apparent purpose, directive principle, or goal. A purpose that is imposed by a human use, such as that of a fork, is called extrinsic. Natural teleology, common in classical philosophy but controversial today, contends that natural entities also have intrinsic purposes, irrespective of human use or opinion. For instance, Aristotle claimed that an acorn's intrinsic telos is to become a fully grown oak tree.
Though ancient atomists rejected the notion of natural teleology, teleological accounts of non-personal or non-human nature were explored and often endorsed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philosophies, but fell into disfavor ring the modern era (1600-1900).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Immanuel Kant used the concept of telos as a regulative principle in his Critique of Judgment. Teleology was also fundamental to the 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and scientists are still actively discussing whether teleological talk is useful or accurate in doing moder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For instance, in 2012, Thomas Nagel proposed a neo-Darwinian account of evolution that incorporates impersonal, natural teleological laws to explain the existence of life, consciousness, rationality, and objective value.
4. 求翻譯目的論的全英文介紹
「 theory」, simplified as 「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Nord, 2001, p. 124),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Hans J. Vermeer. It tries to liberate the translation from the confinement of the source text. The aim is to explain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arget language.
「Skopos rule」 as the top-ranking rule for any translation, means a translational action is determined by its
Skopos. Vermeer explains as: Each text is proced for a given purpose and should serve this purpose. There are
also two subordinate rules in the 「Skopos theory」: coherence rule and fidelity rule. Coherence rule means the
target texts must be comprehensible to receivers in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and the communicativ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target texts is to be used. Fidelity rule means there must be an inter-textual coherence between the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fidelity to the source texts. However, the degree and form of
the fidelity depend on the aim of the target texts and the translator』s comprehension of the source texts.
5. 翻譯目的論三原則是什麼用英語怎麼說
skopos rule
coherence rule
fidelity rule
6. 目的論的翻譯
Skopos theory
20世紀70年代,功能派翻譯理論興起於德國。其發展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 漢斯·弗米爾(Vermeer)提出了目的論,將翻譯研究從原文中心論的束縛中擺脫出來。該理論認為翻譯是以原文為基礎的有目的和有結果的行為,這一行為必須經過協商來完成;翻譯必須遵循一系列法則,其中目的法則居於首位。也就是說,譯文取決於翻譯的目的。此外,翻譯還須遵循「語內連貫法則」和「語際連貫法則」。前者指譯文必須內部連貫,在譯文接受者看來是可理解的,後者指譯文與原文之間也應該有連貫性。這三條原則提出後,評判翻譯的標准不再是「對等」,而是譯本實現預期目標的充分性。弗米爾還提出了翻譯委任的概念,即應該由譯者來決定是否,何時,怎樣完成翻譯任務。也就是說,譯者應該根據不同的翻譯目的採用相應的翻譯策略,而且有權根據翻譯目的決定原文的哪些內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調整或修改。
費米爾認為,翻譯中的最高法則應該是「目的法則」。也就是說,翻譯的目的不同,翻譯時所採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換言之,翻譯的目的決定了翻譯的策略和方法。對於中西翻譯史上的歸化、異化之爭,乃至近二三十年譯界廣泛討論的形式對等與動態對等,「目的論」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釋。翻譯中到底是採取歸化還是異化,都取決於翻譯的目的。由於功能翻譯理論就是以「目的原則」為最高准則,而任何翻譯活動都是有目的的行為,片名翻譯的最終目標和主要功能是幫助人們了解影片的主要內容,並激發觀眾的觀看慾望。因此我們需要對功能翻譯理論尤其是「目的論」流派做簡單了解。 克里斯汀娜·諾德(Nord)全面總結和完善功能派理論。克里斯汀娜·諾德首次用英語系統闡述了翻譯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慮的內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礎上制定切合翻譯目的的翻譯策略。克里斯汀娜·諾德對功能派各學說進行了梳理,並且提出譯者應該遵循「功能加忠誠」的指導原則,從而完善了該理論。
7. 運用文本分析翻譯目的論三原則應從哪些方面
這是由諾復德提出的。她發現目制的論有兩大缺陷:首先,由於文化模式的差異,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對好的譯文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如果目的原則所要求的譯文的交際目的與原文作者的意圖剛好相反,那麼我們就會遵守目的原則而違背忠實性原則。因此,諾德就提出了忠誠原則來解決文化差異及翻譯行為的參與者之間的關系。諾德認為,譯者對譯文接受者負有道義上的責任,必須向他們解釋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這樣做的原因。這是忠誠原則的一方面。該原則的另一方面則是要求譯者對原文作者忠誠。譯者應尊重原作者,協調譯文目的語與作者意圖。(Nord:2001)因此,忠誠原則主要關注翻譯過程中譯者與原作者、客戶、譯文接受者等參與者之間的關系。諾德提出譯者應該遵循「功能加忠誠」的指導原則,從而完善了該理論。總之,這四大原則構成了翻譯目的論的基本原則,但是連貫性原則、忠實性原則和忠誠性原則必須服從於目的原則,這是目的論的首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