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教育 » 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英語教學

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英語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3-08 20:45:25

㈠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

在課堂上學生的來主體為源應得到充分的尊重、體現,師生互動充分發掘每個學生的潛力,培養大家的合作學習精神,調動課堂學習氣氛.但是根據小學生
的思維特點,教師又必須要給以適當的示範、分析.在這過程就要求教師在課堂這個小舞台上既要扮演個好演員,也要是個好導演.師生共同參與,營造一種師生互
動和活潑和諧的課堂氣氛

㈡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實施新課程改革

一、活動設計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中的運用
1.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
小學生對新鮮有趣的事物總是具有濃厚的興趣,就是因為這樣的心理特點,決定了小學的教學必須要有趣味性。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開始注重趣味性和知識性的結合。死板的教授小學生英語,已經行不通,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享受學習的過程,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些地方的教師利用歌謠教授學生英語,即在英語課上,教師利用教學生簡短的歌謠,來記住當堂課的單詞、語法,或者是簡單的日常用語。課後還當堂課學習的歌謠,要學生改編,或者加上動作,之後進行評比,這樣學生不僅記住了當天學習的內容,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英語的教學內容通過特色活動來深化
學生學習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內容,更多的是要能學以致用。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適當的延伸,拓展教學內容。對於學生的生活環境,教師也要充分的了解,根據學生不同的生活環境,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行特色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故事的演講,為學生的交流和活動創造一個好的平台,讓他們把英語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3.多元化評價英語活動課
評價是進步的重要因素,無論何時,都要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改造的重要因素就是評價。符合學生心理的,科學的,適時的評價很重要,這些不僅可以是學生的信心增強,還可使他們的潛能得到發揮。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中,對學生評價,不是單一評價,而是多元化的評價,無論是從評價內容還是評價方式,都堅持了多元化和多樣化。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活動之後,有所收獲,而不只是走了一個形式而已。小學英語教學中,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日常教育教學活動貫穿在其中,使其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小學英語活動課的教學質量。
二、作業改革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中的運用
課堂的學習很重要,課後的作業也不可忽視。課後作業是對課堂學習的鞏固,是為了更深刻更牢固的記住課堂學習的內容。如何有效的布置課後作業,也是社會關注的一大話題。基於此,筆者就如下幾個方面談談作業改革在小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中的運用。
1.具有層次性的布置小學英語課後作業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指紋,世界上沒有兩種完全相同的學習方法。每個學生的潛力、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他們有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一刀切」的作業布置方法是不可取的行為。
在現在的教學改革中,要求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對學習時刻都充滿興趣。所以,在課後作業的布置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就採取了作業分種類的方法,依據學生的學習程度,接受能力等各個方面,把學生劃分為幾個組,分別布置不一樣的課後作業,這樣就不會讓學生覺得作業難做了。
2.具有創新性的布置小學英語課後作業
死記硬背,已經是陳舊的教學觀念了,這種觀念已經不被現在的小學生所接受了。所以,老師在布置課後作業的時候,不再遵循以往的觀念,而是創造性的布置課後作業,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在布置英語課後的作業,教師更多的是考慮小學生的心理要求,更多的考慮他們的行為習慣來布置他們能做且願做的作業,而不是一味的按照教師的想法來做。
三、結語
綜上所述,無論是活動設計,還是作業改革,在小學生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使教學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師要更多的致力於教學模式的研究,是其更符合學生的發展要求。

㈢ 目前在新課程下小學英語常用的教學法有哪些

1.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閱讀法

2. 外語教學法流派專介紹:自屬然法

3.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自覺實踐法

4.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視聽法

5.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全身反應法

6.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直接法

7.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語法-翻譯法

8.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聽說法

9.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社團語言學習法

10.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認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11.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暗示法(Suggestopedia)

㈣ 淺談新課改下小學英語教與學的關系

從教與學兩方面銜接好小學和初中英語 摘要:隨著教育部頒布的「我國從2001年開始將在全國范圍內逐步開設小學英語」的政策的貫徹和實施,從城市到農村的小學均開設了英語課程。但調查發現,現在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參差不齊,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教學存在著嚴重的銜接問題。本文結合我國小學英語教學國情,從教與學兩方面論述了如何做好小學和初中英語銜接的問題。關鍵詞:小學英語;初中英語:銜接隨著教育部頒布的「我國從2001年開始將在全國范圍內逐步開設小學英語」的政策的貫徹和實施,我國各大、中城市,包括農村都開設了英語課,社會力量從事的低年齡英語教學也呈現迅速發展的趨勢。但由於眾多原因,現在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還不盡如人意,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銜接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本文從教與學兩方面分析了做好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學銜接的幾點措施。一、教師的教學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渠道是課堂。影響課堂教學的主要因素有教材、教師和學生。其中教師因素是影響課堂教學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教材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等關鍵都在於教師。教師首先要深入學習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學大綱,研究小學和初中英語教材,採取適當的教學手段來銜接好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學。其次,教師要研究學生的特點,初一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他們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自學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初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如何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變化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此外,初一教師還應收集小學階段英語教學反饋信息,盡可能在接手這屆學生之前深入到小學隨堂聽課,加強與小學教師的交流,充分了解應屆學生的英語水平。在此基礎上,結合初中的教學要求,精心備課,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歸納起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以下幾點應引起初一教師的注意。1.根據學生起點的不同進行分級分班教學教學起點要根據應屆學生小學階段英語水平來制定,應是大部分學生能夠達到的。不能定得太低,否則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能盲目拔高。應該根據學生小學英語的水平分班分級教學,不同班級採用不同的教學起點和教學容量。2.採取適當的課堂教學模式小學英語的教學模式基本貫徹了「以學生為主體,以主體為線索,以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每一堂課都有一個操練的主題,圍繞這一主題,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操練活動。課堂氣氛活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入初中後,由於升學考試的壓力,教師更注重應試。課堂上教師講的多,學生主動發言的少;書面作業多,口頭練習少;課堂氣氛沉悶。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這樣的課堂教學看似很充實,實際上學生能真正掌握的知識並不多。因此,初一教師在選擇課堂教學模式上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盡量保持小學英語教學的風格,以學生活動為主,活化教材,生化課堂,逐步加大應試教學的力度,完成小學英語到初中英語教學的平穩過渡。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要搞好師生關系,教師在課堂上應做到:(1)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將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做學生的朋友。由於初一學生自我意識增強,表現為更強烈的自尊。因此,如果老師用鄙夷的眼神或語言批評出錯的學生,學生會產生挫折感而備感壓抑,繼而降低學習熱情。(2)注意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從小學升入初中,學生年齡增長了,個性也加強了,不同的個性,其學習方法和特點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要全盤考慮學生的個性特徵,外向性格的學生可以多安排一些表演性質的學習活動,而性格內向的學生則盡量避免他們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回答問題,對不同性格的學生也應採取不同的批評和表揚方式,使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愉快高效地學習。二、學生的學習雖然小學和中學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教學的要求和層次有所差別,小學英語重在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戲等活動奠定語音和書寫基礎,獲得一些學習英語的感性認識,為進一步學習語言打下初步的基礎。中學則通過聽、說、讀、寫訓練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培養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由此可見,中小學英語應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系,相互銜接。小學生升入初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有所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也需要教師作指導進行調整,教師應在做好傳統的學法指導的同時,加強對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的研究。對初一新生的學法指導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包括預習、聽課、作業、復習等)(1)預習。預習是提高聽課效率,達到良好學習效果的第一步。預習一般是在接受新知識的頭一天進行,包括預讀新課課文,回答有關問題,熟悉生單詞,找出難點並做上記號,聽錄音、模仿跟讀等。教師應布置預習任務,幫助學生養成預習習慣,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2)聽課。課本知識主要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的。因此,學生聽課的效率成了學生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引導學生聽課時做到:緊跟各個教學環節,

㈤ 新課程下小學英語教師應具備怎樣的教育教學能力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資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一、新課改下,教師應加強對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
當前教學以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基礎,實現現代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會從不同維度同時刺激人們的多種認知感官,使學習者更容易建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要從觀念上更新、理解信息技術教育的內涵。要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以人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手段,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工作中的有效應用,才能實現自身職業專業化的全面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是以信息技術為環境、手段、途徑、方式和方法,促使教師在專業知識、教學技能、職業態度等方面不斷完善的一個系統的、復雜過程。
教師專業發展是課程改革的重要支撐,而課程改革也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機會並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只有提升教師素質,促進專業成長,才能充分的開發教師的潛能。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促進教師專業知識更新和知識結構優化,如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學知識、心理學知識、學科教學法知識、教學管理知識、教研教改知識,以及教育技術知識引發等。提高教師績效、教育變革和促進教育觀念轉變。可以對檢索工具的應用,遠程協助,交流社區,游戲平台,電子期刊、教育網站、網路投稿、投票、網路課程、教育資源庫、教師網聯、教師博客圈等進行網路化學習與利用。另外還有課改示範課、學科帶頭人觀摩課,
配套課件作品,各校名師教案、課堂設計、教研論文,以及電子圖書館等豐富的優秀教育教學資源,為教師的講備課、教研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源支持。
二、多實踐,通過繼續教育培訓、信息教育培訓等途徑,加快教師專業發展進程
教育部門每年都組織教師大量開展現代化教育理論學習,方式靈活,如遠程教育與網上培訓相結合,統一組織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介紹現代化教育改革的趨勢,提高教師教育信息化觀念。還通過聽課評課、實踐反思、教學研究,更新補充知識、提高技巧,不斷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依靠信息網路技術,最大限度地吸納借鑒成功的教育教學模式,迅速投入實踐,並在網路上公開交流探討,有效提升專業技能。教師藉助信息技術,利用網路,可實現不同空間,不同時間,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能提升。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中各要素進行優化組合、互為作用,以發揮教學系統的最大效益。
教師的專業發展對信息化教學的質量和效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專業化的成長,要求每位教師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在信息技術環境和資源支持下的遠程自我提升學習。以選擇任何時間、地點、層次、方式,有選擇地修煉。教師的教育觀和專業知識的更新,及對信息技術掌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式的變革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直接可以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過程的反思性實踐,通過網路觀摩優秀的視頻教學案例,還影響著教師制度建設的完善,教師的終身學習與自我發展。
三、學以致用,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優化教學
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學以致用。這些技術手段的運用對於教師來說,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豐富了教育信息資源以及促進了教育手段的多樣化。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組織者和促進者,起著頂樑柱的作用。通過教師個人對一個主題下的相關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並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認識、反思,通過他人的評價和建議等,使教師個人對教學過程、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都有一個深入地總結、反思以及對未來教學計劃的預期安排,並通過數字化的形式加以表現。這樣,教師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將內隱性的經驗外顯化,成功實現個人的知識管理,促進個體專業成熟。
第2/4頁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學准備的重要工具,推動了教學手段和方式的變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從備課查找資料,到設計、製作教學軟體都可以應用信息技術。有利於工作效率和質量等綜合專業素質的提升。在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教學環境、改變教學行為,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要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 教師教學中運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各種教學媒體的光、音、色等信息輸出功能,立體地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使抽象變得具體,使復雜變得簡明,使不可見變為可見,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創新,從而達到教學過程的優化。在教學中師生互教互學,共同探討。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對於豐富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眼界,引起學生對學習科學、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增進思考力、想像力和創造力,都有積極作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運用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區域性跨學科、跨年級、跨學校互動活動形式,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開展校際教研活動,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在實踐中,運用信息技術能起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課件情境教學,音、色、形、空間等表現得淋漓盡致,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景,努力把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作用和提高,在信息技術創設的藝術情境中體驗、感知、審美,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還有模擬試驗,使學生印象加深。還比如講解艾滋病細胞等微觀世界的精細結構用信息技術就比較方便,使學生興趣大增。
四、幾點建議
1、加強建設,加強進修學校這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重要基地的建設。利用師資培訓基地進行教育資源實踐。
2、加強投入,加強各地區電教館資金與設備的投入。重點建設成當地先進的電教機構。負責各地區的電教、信息科研、資源配置等工作。
3、優化農村信息技術環境,完善基礎設施,使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資源建設得到有效發展。信息化應用環境的建設必須適合學校實際的應用理念,才能切實有效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4、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應用技能、信息安全意識、信息化應用理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合理安排、最好分批次和水平,分層次地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技能培訓。使之能真正成為合格的掌握信息技
第3/4頁
術的專業教師。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培養創新性人才更具有深遠的意義。
5、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資源的意義提醒我們,必須加大對教育信息技術資源的建設,使中國的信息技術教育真正提升到一個高度,極大地促進了教育改革。
五、結束語
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資源的關鍵在於教師的信息化,在於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教師。所以,要實現教師專業化,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在師資培訓基地進行教育資源建設實踐,加強進修學校這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重要基地的建設。加強各地區電教館的資金與設備的投入,在師資培訓基地上加強教育資源建設,為中小學教師提供優質資源,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教學實踐、教改教研、繼續教育、提升自我資源服務,這可以使教師整體素質、教師專業化發展得到有效的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設是個巨大的工程,它不是短期就能做好的,而是一個相當長的適應教育發展、服務社會的過程。需要我們共同奮斗,拼搏。我們對未來信息化資源建設的前景充滿信心。
有效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們廣大教育同仁要認識到位,認真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優化教學,同時肩負起 「資源建設」的重任。相信我們的前景會無限光明。

有效利用遠程資源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隨著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我國的基礎教育已經進入內涵發展階段,在中國廣闊的農村天地,如何實現教育的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農村學校校長面前的一大課題。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能夠增大的資源只能是人力資源,在人類所有能夠運用的資源中,只有人才能生長和發展」。基於此,在學校教師才是最根本、最積極、最豐富的資源,只有提升教師素質,促進專業成長,才能充分的開發教師的潛能。我校在長期發展中,遇到以下突出問題(1)教師觀念陳舊,走不出傳統教學的陰影。(2)在信息技術掌握與多媒體運用水平方面,教師尚未大面積提升,農村遠程運用技術不嫻熟,「有效課堂」未能形成校園主流。(3)教研工作封閉在局部小天地,需要構建學科高層面良性互動研討的格局。為此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有效利用農遠資源,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一)有效利用農遠資源,搭建教師專業成長的學習平台
對於地域較偏僻的我校,農遠工程既給予我們硬體基礎設施,又給予我校海量的「從天而降」的寶貴資源,實現了與大都市一樣共享優質資源的夢想。它真正實現施教者和受教者跨越空間的實時或非實時交互,成為我校信息技術普及的助推器,為此學校乘借東風(1)開展立體式信息技術知識培訓,構建學習型的集體,採取理論培訓與教學示範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天網與地網信息相結合,遠程教育與網上培訓相結合,統一組織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使教師在掌握傳統教學技能的基礎上又掌握新形勢搜集、處理、整合信息的能力,與信息技術能力。(2)組織大規模地課堂教學聽課評課活動,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輻射普及的作用。(3)開展典型案例研討活動。學校充分引導教師利用現代教育資源,組織教師集中觀看課堂教學視頻錄像,藉助優秀教師或名師的課堂教學視頻錄像來提高學科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在教研活動時讓教師們一邊觀摩,一邊根據需要,隨時回放教學片段,定格了解細節,反復解讀反復研討;引領教師在反復研討優秀案例的過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與方法、教學行為與理念,發揮集體研討的優勢,提升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智慧。
(二)有效利用農遠資源,搭建教師專業化實踐平台
教師的學習是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同樣重要的是教育教學中進行實踐探索,實現遠程教育資源與學科課程資源整合,幫助教師增強教學能力,提高信息素養,創新教學模式,從而創建有效課堂,具體做法如下:
(1)運用遠程教育資源的信息與技術,實現情景化教學。
在語文、英語、歷史、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為了再現或創設具有情緒感染力的生活形象與場景,使學生在愉悅氛圍中學習知識,受到感染教育的方法。如:九年級思想品德《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策略》一節,我校教師成功截取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神七飛天、嫦娥二號奔月行動的視頻資料,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於耳聞目睹中油然而生愛國主義豪情,諸如此類情景,極大地拓展了教育時空界限,空前提高了教育資源的傳播廣度與教育效能。
(2)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信息與技術實現模擬化教學。
在物理、化學、地理、生物學科教學中,由於我校物理、化學實驗設備葯劑不足,或有時實驗儀器不夠精準,為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此時,可以借用他山之石——遠程教育資源,播放相關實驗的視頻資料,把復雜實驗過程直觀地展現到學生面前,如電流的形成、人體血液循環、太陽的公轉、葉的光合作用、內燃機的工作原理、高錳酸鉀制氧氣實驗過程等,提供給學生無法感知的事實與現象,建立理解知識的經驗。
(3)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信息與技術實現微格化教學。
在體育、音樂、勞技等涉及運動技能的教學中,可以運用電視機、DVD、教學光碟,專門指導學生各種技能技巧。如學生學習健美操,為了使動作更規范、更連貫,展現美的形狀,微格化教學則彰顯農遠資源力量,達成遠程教育信息與技術和學校素質教育的有機結合。
(4)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信息與技術實現探究式教學。
在物理、化學、數學、歷史等學科教學中,從生活中的故事與現象入手,形象地設問質疑,通過富有探究性典型問題,引導學生探求新知,促進思維。如《物理》講解《大氣壓強》一節,老師再現馬德堡半球實驗歷史一幕,相背運動十六匹馬奮力去拉被抽成真空狀態的兩個半球,但都紋絲不動,是什麼神秘力量起主導作用,激發學生探索問題主動性,分析原因,尋找規律。從而於獲取知識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
(5)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信息與技術,有力推行「三大板塊六個環節」教學模式。
為了打造有效課堂,我校多年來一直探索「三大板塊六個環節」的教學模式。即:創設情景,激趣導入——板書課題,出示目標——問題引領,引發思考——面向全體,基礎檢測——設疑設障,突出重點——立足生活,拓展提升,此教學模式,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主軸,思維為主攻,訓練為主線」的教學理念,完全置學生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之中,使學生在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認知規律中獲得自信與成功感,而該模式的運行完全依託遠程教育資源信息采擷與加工,依靠信息技術嫻熟運用。經過實踐,該模式對於數學、物理、化學學科有很好的效果。
(三)有效利用農遠資源,搭建教師專業成長的交流平台
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離不開交流,而交流的主要內容應該是教學經驗和教學反思,美國學者波斯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對後續的行為產生影響」。在農遠資源的推動下,我校構建了全方位多層面的教師交流研討格局。
(1)首先每個教師依據所代學科建立個人學科資源庫,與同科教師可以合作共贏,為同課異構交流奠定基礎。
(2)科任教師建立個人博客,利用博客空間,可以自由發展自己觀點、教學反思及心得體會。
(3)科任教師加入QQ群,與學科交流群,實現網路教研,突破校園「同僚文化」的拘囿,教研方式由一對一擴大為一對多,面對面,層對層的立體化教研,在互動中實現思維的碰撞,靈感的迸發,自由輕松的交流中長善救失。
(4)教師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區學科教研,網路論壇,使學科交流成為互動的舞台。
(5)學校創建學校資源庫,為不同學科教師互相學習借鑒,奠定基礎。
農遠資源是火炬,點燃了廣大教師投身課改、實現專業成長熱情,農遠資源是催化劑,加快不同年齡結構教師提升信息技術運用水平的速度,農遠資源是寶庫,為教師開發潛能,提升自身素養,提供不盡資源。在農遠工程推動下,學校工作環境熏陶下,出現以下可喜形勢:
(1)教師確立了新的教育理念,更新專業知識結構。
(2)在學校示範引領、輻射普及策略實施過程中,全體教師深切認識到遠程資源與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效益的巨大作用。
(3)學校通過制度考核、賽講評優活動,點燃了更多教師有意識自發運用多媒體手段實施課堂教學熱情,使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式有了極大地改觀。主動收集教學信息的老師多了,自覺研究的多了,自主學習的多了。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師教學研究水平提高了。
展望:
未來五年,是國家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科學發展的攻堅時期,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時期,更多優惠政策將落戶農村,我們教師將依託網路優勢,參與到教育界博客協會、QQ群協會,使網路教研,與名師遠程交流成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學生也依託網路開闊視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成為一道校園風景線,大面積提升學生能力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農村將是教育人才蓬勃催生的沃土。

㈥ 如何正確應用新課改下小學英語教學模式

小學英語教學是整個英語學習的基礎,隨著新課改的影響,英語教學有了許多新的創想內和理念,主要是從學生容的主體地位出發,以實現有效學習,快樂學習,有創意的學習為目的,對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有效性,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就目前來看,新理念的推廣並不是很順利,"授之以魚,而不授之以漁"的英語傳統教學模式依然普遍存在

㈦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一章: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意義和目的
第二章、小學英語課程標准:
一 、目標結構;二、目標總體描述;三、 語言技能
四、語言知識目標;五、情感態度目標;六、學習策略目標;七、文化目標;
第三章:英語教學中兒童的心理特徵與認識能力
一、兒童的興趣特點:
1、興趣是一種先天性情緒,是人的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是人力求認識和趨向某種事物的特有意向,並伴隨著良好愉快的主觀情緒。2、兒童好奇心強,愛問愛動,常為某些客體引人入勝的激發產生直接興趣。這種慾望只有在給予激勵之後才能發揮它的積極作用。因此要根據學生這種生理和心理特點,精心組織課堂教學,使教學高潮迭起,充滿令人嚮往的情趣。
二、兒童的注意特點:
1、注意是心理活動的一種積極狀態,是對一定事物的指向與集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能否較為穩定地將注意力集中於教師所組織的學習活動之中,對教學效果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2、在英語教學中,要吸引和集中兒童的注意力,須有相對強烈的刺激,需要在背景中突出刺激,並不斷使刺激變得更加新異。
三、兒童的記憶特點:
1、學習一門語言,只進行實際的交際活動還難以形成語言能力;同樣,操練各項技能,雖然可以達到鞏所學語言知識的目的,卻難以在實際環境中加以有效的運用。
2、心理學研究表明,7-8歲的兒童的無意記憶優於有意記憶。到了9-10歲,則有意記憶漸漸超過無意記憶,同時這兩種記憶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到了12歲以後,有意記憶就佔有顯著的優勢。這兩種記憶方式運用的效果還會因不同的活動動機的特徵而轉移。一般說來,記憶的目的要求愈明確、愈具體,記憶的效果就愈好。
3、記憶活動的效率與興趣有關,後者是推動學生求知的力量。

㈧ 小學英語新課程改革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

小學英語新課程改革是在:素質教育、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進行的。新內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容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

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8)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擴展閱讀:

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㈨ 如何理解並實現新課程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目標緯度

自從新課標課程改革廣泛開展以來,高中英語課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課堂形式更加豐富多彩,課堂理念更加開放,課堂評價體系更加完整。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親身經歷,筆者發現,許多教師在對課堂教學目標的理解上,仍然存在模糊不清,甚至曲解、忽略的現象。要知道,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一切教學活動最終都應為教學目標來服務,不能充分理解新課標對英語教學設計的五個維度的目標要求,就很難徹底完成高中英語教學的改革。對此,筆者嘗試從實際教學出發,對新課標的五個教學目標維度做出自己的理解。
一、語言知識目標
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語法、詞彙、話題、功能等內容。這一個層面的目標是傳統教學模式中最為重視的一面,畢竟,這一個層面的目標有章可循,也易見成效。一般來說,廣大英語教師都能夠注意到這一個層面目標,無須贅述。但是隨著新課程的蓬勃開展,有些地方的老師出現了矯枉過正的現象,過分忽視了知識層面的訓練。應該說,這一個層面的目標是英語學習非常基礎的環節,適當的積累和訓練是必要的,這一層面的目標,其實與技能層面的目標關系極為緊密,我們將兩者分開,只是為了敘述方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分為二地看待。
二、語言技能目標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以下簡稱《標准》)對學生的英語能力有如下要求:「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在語言技能層面,新課標對英語教學的要求有兩個方面,第一是日常生活中,英語語言的使用流暢得體;第二是使用英語獲取和輸出信息,並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層面向更加縱深的方向發展,就與第五項文化意識目標相融合。作為一門語言,英語中必然承載著英語母語人的思維模式和文化習慣。而語言技能目標就是要求學生充分掌握這一語言的各種使用情境,真正做到熟練地掌握英語。
三、情感態度目標
情感態度這一層面,也同樣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於一種語言正確的認識和理解;二是學習語言過程中應具有的態度和品格。具體來說,就是首先要正確認識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存在和理性,與其他語言相較的平等性,以及學習英語的實用性,這是從英語作為語言的角度來考慮的;除此之外,還要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培養應有的學習態度和學科素養。比如克服困難、迎難而上的攻堅精神;持之以恆的堅持精神;以及英語語言特別突出的交流合作精神等。這一層面的目標,由於成效不明顯,難以量化,往往被廣大師生所忽略,所以在這里,筆者要特別強調情感態度這一層面的目標,因為這一層面的目標雖然看似沒什麼實際作用,其實對於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穩定學生的學習動機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四、學習策略目標
學習策略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探索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能力。這個層面雖然任何一門科目的學習都是重要的,但在英語學科中,尤其是高中英語,更是要著重強調的。因為英語不同於其他學科,英語學科的學習有自己特殊的學習方法。首先,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想要真正掌握單靠記憶或者一段時間的訓練是不夠的,語言的學習是積累的過程,只有掌握語言的學習方法,才能讓英語學習更加高效。其次,中國的英語教學大多都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不能指望依靠語感、詞感的熏陶,必須有高效使用的學習方法作為支撐。對於高中生來說,課業繁重,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輕松而有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是非常重要的。
五、文化意識目標
《標准》對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層面的目標有如下描述:「文化意識包括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理解。」與第二項語言能力層面相結合,學習一門語言,自然要學習其中蘊含的文化,只學語言而不學文化,是不能夠理解英語深層奧秘的。而外語的學習,本身就是為了跨文化交流而設計的,學習語言,就要培養學生文化交際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當然,英語學習也不是讓學生崇拜他國文化,而是通過外語學習和文化交流,將本民族文化與其他文化作比較,認識到不同文化的異同,也在比較交流中,增加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總的來說,這五個維度的目標不是分散的、單獨的,而是相關的、聯動的。甚至可以說,五個維度本就是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闡釋而得到的結果。我們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不能將他們分散來看,而要樹立整體意識,五個維度齊頭並進,才能真正完成新課標對英語教學目標的要求。

㈩ 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幾點做法

一、開展豐富多彩、各種各樣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我們搞了英語講故事比賽、韻詩朗誦比賽、即興作文比賽、改編演課本劇等活動,並且還時常穿插許多有意思的小游戲,如猜一猜、聽指令做動作等等,讓學生有更多的心靈自由,滿足他們的興趣需要,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還充分利用一切資源,如CD-Rom光碟、西方國家的電影等,利用多媒體來觀看、欣賞,增強視聽效果,並及時地設計話題讓學生討論,有助於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

課堂中注重小組合作、交流,查閱各種資料,我盡量地給學生提供各種資源,使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暢游。

一塊錢和一塊錢交換,你只有一塊錢,但一個思維和一個思維交換,你就有兩個思維。

二、建立了多種形式的有效的評價機制

評價一直是我校英語教學中的一個亮點。在新課程改革之前,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的評價運用已經小有成效。在改革實驗中,我們不只限於教師和學生的單一評價,而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評價機制。教師仍然為主導,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表現適時做出正確全面的評價,運用鼓勵性的語言,以及物質獎勵,如小貼畫、小星星、小紅花等形式。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小組中的組長與組員、組員與組員之間,互相評價這些都滲透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另外,我們還設立了牆壁評價欄,對每個小組的學習和表現都有及時的記錄,這促進了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都主動參與到我們的學習活動中,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創設了一個在樂中學、在學中樂的輕松的英語氛圍。這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一種重要手段。

熱點內容
年級下冊英語第六單元試題 發布:2021-03-15 14:24:47 瀏覽:649
初中英語教研活動簡報 發布:2021-03-15 14:24:24 瀏覽:505
英語培訓機構簡歷模版 發布:2021-03-15 14:24:04 瀏覽:793
重慶大學虎溪校區英語角 發布:2021-03-15 14:23:12 瀏覽:768
孩子要不要上英語培訓班 發布:2021-03-15 14:23:05 瀏覽:960
如何提高高考英語聽力 發布:2021-03-15 14:22:34 瀏覽:590
英語思維導圖四年級下三單元 發布:2021-03-15 14:22:27 瀏覽:205
沂水英語培訓 發布:2021-03-15 14:21:43 瀏覽:242
2018中職英語試卷答案 發布:2021-03-15 14:21:36 瀏覽:918
15高考英語全國2 發布:2021-03-15 14:21:10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