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語文英語資源與評價答案
Ⅰ 資源與評價語文答案 六年級下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第1課 隋的統一與大運河
1.A 2.A 3.A 4.D 5.B 6.D 7.C 8.C 9.D 10.B 11.C 12.A 13.A 14.D
18.隋文帝改為隋煬帝;楊堅改為楊廣;看瓊花改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19.(1)大運河開鑿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2)三點:中心洛陽、 北達涿郡 、南至餘杭;
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3)提示有三種答案:①等於1(一條大運河,作用影響統一起來);②等於N (產生的巨大的影響,促進沿岸地區乃至中國持續發展);③等於0(少數同學認為,運河開鑿導致隋朝滅亡)。
(4)①此題屬開放性試題,答:「是」或「不是」都可以,前提必須理由充分;清初歷史學家談遷說:隋煬帝動用那麼多的民工開鑿大運河,罪孽深重,但假如沒有大運河,南北運輸靠什麼呢?他連年大興土木,多次發動對高麗(今朝鮮)的戰爭,不惜民力,酷虐殘暴,終於引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地方割據起兵,隋朝迅速滅亡。②提示:總的說來是好事,但只用一個「好」字或一個「壞」字來評論大運河的作用太簡單化了。這兩位詩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說的都有一定道理。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人民自此受益,是不能一概否定的,詩人李敬方的詩就代表了這種觀點,認為運河有利有害,利害相參。皮日休的詩進一步發展了這種觀點,認為隋煬帝如果不建造龍舟,游覽江南,那麼他的功績就可以與治水的大禹媲美。把開鑿大運河提到禹治洪水的高度來評價,這是符合歷史實際的。皮日休的觀點比較客觀公正。大運河的開鑿確實也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但它更多的是造福當時的人民,甚至直到今天,仍在發揮它的作用。③古人評論大運河說:「天下運漕,仰此一渠。」的意思是,國家水上運輸糧食全靠大運河;作用是:中國古代在沒有鐵路、汽車等交通工具的條件下,陸路運輸糧食只能利用車、馬,靠人力、畜力進行,運量小,速度慢,費用大。而水運糧食比起陸運,運量大,速度快,費用小。
(5)隋唐時期,國家的政治中心在長安、洛陽,關中雖然號稱沃野,但地狹人眾,所產不足,必須依靠東南諸州(郡)的賦稅。所以隋唐時期,為了便於由東往西將江淮糧食、物資運到洛陽、長安,或將其運往北方,統治階級將運河的中心設在洛陽。
從元、明、清三朝都建都北京,王朝的政治中心移到北京後,南方地區的糧食物資需要北運到京城,所以今日大運河呈南北走向,而不是再繞道長安、洛陽了。
20.(1)有開鑿的有關信息,尤其是大運河受到污染的信息。大運河算是我國歷史上可與萬里長城媲美的偉大工程。但是由於過去我們沒有很好地治理運河,運河的環境受到嚴重污染。
(2)略
21. (1)
秦朝 隋朝
統治時間 15年 37年
統一意義 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結束了自西晉以來的長期分裂割據局面,重新統一全國。
政治制度 創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
最高統治者稱皇帝
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縣制 科舉制
三省六部制
偉大工程 長城 靈渠 大運河
滅亡原因 法律嚴酷 兵役徭役繁重
最終被農民起義推翻 統治殘暴 濫用民力
導致農民起義爆發
對後世影響 漢承秦制
漢接受秦亡教訓,休養生息 唐承隋制
唐朝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
出現貞觀之治的局面
(2)隋朝和秦朝共同點:
①結束了多年的分裂局面。各為漢、唐之盛世奠下基礎。
②始皇創秦制,文帝創隋制,均為其後歷代所遵循。
③都有一項聞名世界的偉大工程
④秦、隋君主均大興土木和窮兵黷武,造成徭役、兵役繁重,引發農民起義。
⑤存在時間都很短。秦朝:15年 隋朝:37年。
第2課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1.D 2.A 3.C 4.A 5.B 6.A 7.A 8.D 9.D 10. C 11. A
12錯誤。589年。
錯誤。李淵。
錯誤。隋朝
13.
(1)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訓,廉政愛民,政治清明。
(2)貞觀之治。
(3)唐太宗重用敢於直言的魏徵,以人為鏡,傳為佳話。原因是貞觀後期,太宗逐漸意驕志滿,不悅人諫,言行不一。
(4)他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雖然到貞觀後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做法,但我們不能苛求古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不能片面,要看主流,要辯證地、歷史地、全面地看問題。
14.貞觀之治。
認識: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訓,居安思危;產生了積極作用,是「貞觀之治」(治世局面)出現的原因之一。 突出特點:開明。
15.
項目 漢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削弱侯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破格錄用有真才實學的人 吸取隋亡教訓,勤於政事,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經濟 將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親臨治黃第一線,重視興修水利 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
第3課 氣度恢弘的隆盛時代
1B 2A 3A 4B 5D 6C 7C 8D 9C 10C 11D 12A 13D 14B
15.唐太宗—唐玄宗;宦官—酷吏;《貞觀姓氏錄》—《姓氏錄》;農民—庶族地主;創立—發展;貞觀之治—貞觀遺風;宦官—漕運;天寶—「開元」
16.①杜甫,唐朝 ②唐玄宗統治時期 ③反映了開元盛世時經濟繁榮發展情況
17.評價: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主政以後,通過發展科舉制度,大量吸收新興地主進入政治舞台,從而打擊了豪門世族;她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鼓勵舉薦,擢拔了一大批能乾的文臣武將,如姚崇、狄仁傑、魏元忠、裴行儉、劉仁軌、李昭德、王及善等,史稱「累朝得多士之用」;她還獎勵農桑、興修水利、減輕搖役和整頓田制,使國力增強,同時加強邊防,改善與邊境各族的關系,發展了「貞觀之治」。總之,武則天的所作所為有益於社會進步,功高德大。
武則天從地位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權的皇後,最終廢唐改周,自立為帝,建立了武周政權。武則天培植自己的親信,任用酷吏,實行告密和濫刑的恐怖政策,鏟除異己。
18.前者是唐以前使用的笨重長直轅犁,回轉困難,耕地費力。後者是江南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一種輕便的短曲轅犁(江東犁),在設計上趨向合理與完善,既有翻土用的犁壁,又可調整犁鏵,控制入土深淺,而且輕巧靈活,回轉省力。
青瓷:象玉象冰、白瓷:象銀象雪、唐三彩:黃,綠,藍,赭等為基本色,在班駁燦爛的釉面襯托下極富動感,使之造型優美,光彩奪目。從色彩、造型及工藝等方面表述,不必求全。
第4課 昂揚進取的社會風貌
1C 2B 3C 4B 5A 6C 7A 8A 9B 10D 11D 12C 13A 14B 15A
16.(1)科舉制度 隋煬帝。
(2)積極作用: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3)中國古代考試制度與英國科舉考試制度及現代各國考試制度之間的淵源關系,說明中國古代考試選官制度對世界文明發展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4)學習李白等人的詩句,模仿並自我創新,努力在詩賦上多下功夫。重視考詩賦,對於唐朝文學繁榮和發展、詩賦藝術得普及與提高是有利的,對於確立唐詩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得地位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5)今天的考試制度,基本上貫徹了自由報考,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原則,擴大了選拔人才的范圍,是一種比較合理的選拔制度。建議(此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17.(1)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羅了。
(2)科舉考試
形成: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後,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唐朝繼承和完善科舉制度。貞觀時,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並首創武舉和殿試。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後成為定製。
表現:科舉制的創立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沖破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門閥的作用;擴大了官吏的來源,為庶族地主知識分子參政提供了機會;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科舉取士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集中到中央政府手裡,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
影響:這一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實行科舉制,在全社會范圍內選拔官吏,擴大了中央政權的社會基礎;較自由的報考方式,增強了國家機構的活力和辦事效率,體現了開放性和流動性特徵;科舉制對唐朝政治經濟文化及民族關系新局面的出現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國際影響。
(3)略
(4)坐船經大運河至洛陽轉長安;練習寫詩賦,了解社會生活,如人們生活的疾苦、存在的問題等做寫策論的素材。
(5)明經考試中的「帖經」,是封建統治者用儒家學說統治、禁錮人們思想的表現。這種試題題型,有利於強化記憶,但不利於讀書人發揮自己的見解。它類似於今天的填空題。
(6)略
18.(1)從面料、設計風格、頭飾、色彩等方面表述,不求全;
(2)言之有理即可。
(3)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譽,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唐人街生活情況,基本事實清楚即可。第5課 「和同為一家」
1A 2B 3B 4A 5D 6D 7A 8C 9A 10D 11A 12B 13A 14C 15D 16D 17C 18A 19C 20D
21.答:(1)唐太宗;「天可汗」(2)自古以來都只重視漢族,看不起少數民族,我都一樣愛護他們。(3)表達了唐太宗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
22.(1)唐太宗時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
(2)吐蕃民族③吐蕃民族向漢族人民學習,從農業、手工業和生活習俗等。
23.(1)材料一是通婚,密切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強漢藏兩族的聯系。材料二採取戰爭的手段,造成邊疆危機,破壞了兩族的關系,不利於國家的統一。(2)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24.(1)紀念當年文成公主教當地藏族人民耕作與紡織的事跡。
(2)其餘根據文成公主入藏帶去的物品作合理的設想。
(3)主觀開放題,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給分。答案一: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和親,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強了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交往。答案二:從文成公主個人的得失去思考等,也行。
(4)講演搞:公元641年,二十四歲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護送下,動身到吐蕃去。唐朝廷為公主備了一份十分豐富的嫁妝。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當然是少不了的,除此以外,還有許多吐蕃沒有的穀物、果品、蔬菜的種子,葯材,蠶種。她還帶了大批的醫葯、種樹、工程技術、天文歷法的書籍。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漢藏密切交往的基礎。
第6課 開放與交流
1D 2A 3D 4C 5A 6A 7D 8C 9B 10C 11A 12C 13B 14D 15C 16D 17A 18D
19. (1)玄奘。
(2)西遊天竺取經,寫了《大唐西域記》。
(3)玄奘是第一個系統地把天竺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並介紹到中國的人。
20.(1)填出玄武門、宮城、東市、西市、大雁塔;
(2)市、坊、朱雀街;
(3)作為國際性大都市,體現了長安城規整建築布局,左右對稱,體現了皇權的威嚴,表現皇帝至高無上的政治地位。
(4)特點是:布局嚴整。規劃整齊。中軸對稱、規模宏大、坊、市分離,宮城,皇城、外郭城分割清楚、宮殿氣勢宏偉、富麗堂皇、充分體現了封建統治秩序的等級森嚴和唐朝帝國的強盛。
21.(1)朝鮮、印度,日本。
(2)A——日本,B——天竺
(3)新羅是朝鮮,天竺今印度半島。
(4)困難:路途遙遠,天寒地凍,寒風慘烈,毒蛇猛獸,不諳風俗,沙暴天氣。精神:真誠學習,勇於探索真理,不顧安危,受盡艱難而不退,尋求真理,攀登學術高峰,建正法幢,作獅子吼,熱愛祖國,在文化上做出貢獻,譯業彪炳,誨人不倦。
22.(1)阿倍仲麻呂.到中國留學。
(2)長安。
(3)因詩會友,成為非常密切的朋友,王維等人.
(4)他們將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歷法、書法藝術,建築技術以及生活習慣等帶回日本,推動了日本的政治改革,促進了日本社會生產,生活和文化的發展、大大密切了中日間的文化交流。
23.(1)從貞觀年間開始,日本遣唐使來中國有13次之多;日本留學生阿倍仲麻呂和唐玄宗時東渡日本的鑒真和尚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和友誼做出了貢獻。
唐朝文化對日本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645年日本的「大化改新」,這次改革是仿效隋唐制度進行的。日本的都城建設規模完全仿效長安。日本文字是在中國漢字的基礎上創造的。此外日本人文化(詩歌藝術、書法藝術等)生活習慣(飲食、茶道等)、節日風俗也受到唐朝的影響。
(2)提示:勤儉節約、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先進的科學技術、企業管理方法,良好的文明禮貌素養等。
(3)提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努力使中國成為先進的現代化強國。
24.(1)因為鑒真塑像具有極高的藝術水平,同時也因為鑒真為中日友好關系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2)事跡:唐玄宗時,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設計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樣優美,至今猶存,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評價:他是最有影響的赴日使者和高僧。
25.(1)原因:唐朝的經濟文化處於世界先進地位,是世界上強盛的國家;唐政府對外採取了開放的政策;唐朝長安成為國際性的大城市;對外交通、貿易發達。
(2)影響:①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如唐朝商業的繁盛,城市的繁榮,對外貿易的發展,朝鮮、波斯、大食的許多物品輸入我國。天竺的熬糖技術傳入我國。②促進了我國的文化繁榮:如高麗樂,天竺的佛經、石窟藝術、佛塔寺院建築樣式,大食的伊斯蘭教、習俗等對我國的文化也產生較大的影響。
第7課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
1D 2B 3B 4D 5B 6A 7A 8D 9C 10A 11D 12C 13A 14A 15D
16.(1)文字的出現,書籍的增多,印章和拓碑技術的出現。
(2)自由發揮,言之有理即可。
17.(1)善談戰國諸子的學說;獻身醫學,不入仕途;對北周、隋和唐前期的歷史有親身經歷;認為天的自然變化和人身體的變化有規律;認為治病和治國有相同之處;認為治病是至德之舉。
(2)評價:孫思邈是醫德高尚的、為祖國醫學做出傑出貢獻的醫學家,同時又是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北周、隋、唐歷史的見證人。
(3)火葯 煉丹術 丹經 硝石 硫磺 木炭 唐朝末年
18.(1)圖三是趙州橋圖片。趙州橋是隋朝工匠李春設計的,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單孔大拱橋,至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比歐洲同類橋的出現早了1000年。
(2)優點:設計科學,跨度很大,橋面平緩,便於交通,造型也很美觀;
(3)圖一北京頤和園玉帶橋:造型優美,觀賞性強;橋洞高,底下過船方便;但坡太陡,行人費勁。
圖二江蘇蘇州寶帶橋:多拱橋,跨度大;橋面平緩,利於車馬人行走;但橋孔小,橋下船隻通行不便。
圖四雲南麗江黑龍潭橋:多拱橋,坡度較小,橋上行走方便。具有一定的觀賞性。
19.結合印章和拓印刻石技術等來談;
第8課 璀璨的文學藝術
1D 2B 3A 4D 5C 6D 7C 8C 9C 10C 11D 12C 13A 14D 15A 16D
17.我們似乎看到一個不屈服於惡勢力、具有崇高氣節的詩人的形象;似乎遠觀到浩渺無際的長江遠遠地流向水天交接的地方,同時也感受到詩人與朋友之間綿綿不絕的情思;我們似乎可以聽到一瀉千里的黃河奔騰咆哮之聲;我們似乎可以瞥見那飛瀉噴涌的廬山瀑布的壯景。從詩歌風格來講,李白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語言輕快。
18.(1)敦煌莫高窟佛教石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無數形象生動的彩色塑像,窟內保存大量佛經、文書等也極為珍貴,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2)根據家鄉的具體情況簡單介紹。
19. E C D A B
20.
21.(1)李白神采飛揚;杜甫,滿面憂愁。
(2)李白生於盛唐之時,唐的繁榮恢弘的氣度影響著他,所以他的詩以浪漫的手法描繪祖國壯麗山河的居多。杜甫,生於唐由盛轉衰之時,見過唐的盛世,又眼看唐的衰落,因而萬般憂愁.所以他的詩描繪了唐由盛轉衰這樣一個復雜動盪的時代,反映人民疾苦的多。
第9課 「貴姓何來」
1B 2D 3B 4A
第一組:
(1)姬、姜、姒、姚、媯、嬴;
(2)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
(3)例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
(4)裴、陸、閻、郝、歐陽;
(5)邱、門、鄉、閭、里、野、官;
(6)李姓、朱姓、常氏、帥氏;
(7)戴、召;
(8)林姓、皇甫、高、刁、公、施;
(9)伯或孟、仲、叔、季;
(10)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籍、諫、庫、倉、軍、廚;
(11)巫、卜、陶、匠、屠、優;
(12)元氏、祝、關、鈕;
(13)沐姓、牢姓。
(14)司馬等;馬、牛等;伍、陸、萬等;黃、藍等
(15)趙宋、吳越國王、國王錢俶的正妃、南唐國王李氏。
(16)王、李、張
第二組:
(1)母系氏族制度,姜、姚、姬等
(2)以國名為姓,韓、吳、衛、鄭等
(3)拓拔、耶律、完顏、愛新覺羅等
(4)拓拔——元,丘穆陵——穆,那拉氏——那等
(5)復姓:司馬 司徒 上官
(6)優質優生,防止近親結婚等
(7)按當時政治地位高低排列的;按人口多少排列的。
(8)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完成。
(9)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完成。
第三組:學生據題回答即可。
第四組:從中華同族的凝聚力、愛國統一戰線、內外經濟交流等多角度談均可,不求全。
Ⅱ 六年級下冊英語練習冊資源與評價答案60頁
http://www.1010jiajiao.com/daan/bookid_65694.html
如果抄幫助了你,襲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Ⅲ 語文資源與評價六年級下冊p141人教版答案
生命的責任讓松柏挺立在破敗岩石,讓青山高聳在陰濕田野,讓飛瀑舞動在懸專崖絕壁。屬
歷史的責任讓人學會忍耐與承受,歷史的責任讓人變得堅強而無私。
永遠的燭之武
秦晉聯軍兵臨城下,鄭國危如累卵。國難面前,燭之武臨危受命、孤身出城;強秦帳內,燭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璣。終於,談笑間,干戈化為玉帛。燭之武深明大義不計個人得失的愛國情操,燭之武義無反顧獨闖秦營的英雄氣概,雖經兩千多年時光流水的沖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奪目的光華!
命運對燭之武並不公允,幾十載的飽受冷落,大半生
Ⅳ 六年級上 英語資源與評價答案
希望你自己努力,不要靠這些東西哦。其實我也不知道「資源與評價答案數學,語文,和英語六年級上」,我讀六年級上,我就自己努力。加油哦!
Ⅳ 語文資源與評價六年級下的答案
啥和啥事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Ⅵ 人教版資源與評價語文六年級下的答案
我有~你要哪課的?告訴我~我有,我也不能都給你復制下來啊~
Ⅶ 英語資源與評價六下答案
http://hi..com/dongmanpast/blog/item/1b4daefae8253955252df205.html 全部答案